设置

关灯

第五百零一章 变局(第2/3页)

    大狱,只等着案情查清楚之后再行处置。

    朝中官员还没下朝就被下了大狱的,事先一点风声都没有,数十年来根本没有几个,顿时这就又成了街头巷尾的一个谈资,再有胡,洪两家是亲家,普通百姓可不知道他们两家怎么回事,只知道这两家是亲家。

    这前几日,街头巷尾还在议论那小商贾褚家如今借助有利的姻亲而横行乡里,而如今前洪家的姻亲却下了大狱,证据齐全,别的罪行倒罢了,其中几个牵涉的贪污案子是百姓尤其痛恨的,毕竟贪墨的一些工程涉及到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还有一些灾年皇帝有旨意减免的赋税,这胡侍郎也包庇地方官员瞒了下来,不但赋税没有减免,反而增加了许多,导致民不聊生。

    自然小老百姓就更加痛恨了,与这些罪行相比,褚家兄弟所谓的在一条街上欺行霸市调戏民女简直就是无足轻重。

    争执的一方若是出现重大纰漏,另一方自然就会得到舆论的支持,于是就有人开始质疑所谓的褚家欺行霸市,就有人针对之前的流言开始抽丝剥茧,发现很多事情都有些说不通,若说褚家借有利的姻亲作威作福,那么他们那个姻亲也该是一个势利的贪官才是,既然是势力的贪官,为何会把姑娘许给褚家?

    褚家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商贾,在一般小老百姓看来算是有点钱,但绝对不会太多,谁看到过真正有钱的富商巨贾还在亲自卖布跟街坊邻里争那一点蝇头小利的?

    紧接着,那些个平日里嫉妒褚家生意好,前些日子跟风踩了几脚的,经常对人说褚家做生意如何如何以次充好的那几家,眼见风头不对,不说立即改口,也缄口不言,有人问起,不在信誓旦旦的说那年那月那日自家什么亲戚在褚家买到次品了,甚至还有矢口否认前些日子说过这类的话。

    至于那些个证人,立即就说当日其实并未看清谁调戏的那女子。

    豆腐西施母女则从头到尾就没有出现过,之前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要么不承认自己说过,要么就说也是听人说的,具体听谁说的,不记得了。

    风向转变至此,还有什么好说的?

    对褚家最痛恨的洪家。此时也缩了。

    朝中为官,那有什么绝对清廉的,能养成一个当街调戏良家妇女败家子,洪道台自然更不是什么清官廉吏。

    如今看胡家的下场,生怕被顺藤摸瓜,查出自己什么事儿来,他们这些官员。不被严查则罢。一旦细细详查,纰漏也不少。

    洪道台害怕了,不由得埋怨起胡家来。进而怪罪胡东梅,他这个做公公的,不好直接跟儿媳妇对阵,便让洪夫人出头。

    洪夫人当初就看胡东梅不顺眼。很是挑剔了一阵子,后来眼见不知道怎么的。胡东梅将儿子的心慢慢给拢了过来,儿子苦苦哀求她不要为难媳妇,最后竟然跪着求她。

    做为母亲,无论如何是拗不过儿子的。她怎么能忍心儿子跪地都无动于衷,只能作罢,再后来。胡东梅肚皮争气,生了个大胖小子。就算不看在儿子份上,也得看在孙子份上,就忍了这口气。

    刚出事那会,洪夫人一心想着如何想褚家报复,让褚家两兄弟乃至褚家全族都给儿子偿命,胡东梅娘家也有些势力,要与褚家的后台蒙家斗就必须用到胡家的力量,所以对胡东梅也还算是温和,现在胡家自身难保,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