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章 扎根基层(第3/3页)

    怕很难坚持下去。她的芳心里,对李毅这个年轻的镇委书记,更多了一分敬仰。

    有柳钢借来的大棚钢架,再加上农科院的技术指导,试点大棚很快就拉了起来。

    高山村,顾名思义,是在高山之下,凤凰山是本地最高的山,但跟那个同名的闻名世界的风景名胜区,却是一毛钱关钱也没有的,这里既不是风景区,也没有名胜。这里只有一望无际的大山,还有数不清的树木。

    高山村的田地比较分散,其中最肥沃的两大块田土,集中在水资源丰富的平地处,这里有河有溪,有塘有井。

    李毅的试点就选择了这两大块农田。

    然而,农田分属不同的农户,为了说服这些农户,将自家的土地参加试点,李毅和田新勇没少做工作,苦口婆心的游说了个把星期。一再承诺他们,在往年的产量上,提产50%以上,而且所有的收入全部归农户所有,并且签订合同,如果达不到预期产量,免除一年农业税并且按亩产量补偿不足部分的余额。

    农户们半信半疑,但想着有镇里的大官在此,还怕他们欺诈不成?就陆续的在合同上签了字。

    大棚种植容易搞,技术和劳动力都是现成的。但生态混养,却成了一道难题。这个东西,农科院的技术员也没有具体操作经验,而且生态混养对当地的土壤气候要求更高,一个小小的环境因素,就有可能让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

    众人摸着石头过河,经过多方摸索,终于探索到一条附合当地实际的混养模式。

    第一批试验田,在农作物方面,选择了黄瓜、丝瓜、南瓜、冬瓜等瓜类产品,混和养殖青蛙和泥鳅。利用青蛙来治虫害,用泥鳅来松土。同时,青蛙和泥鳅的便便,可以做为农作物的肥料。

    这也是李毅最初提出来的生态混养的设想。

    从播种后种子的萌动到长出第一片真叶,再到生长出四五片真叶,然后分化出大量花芽,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李毅每天都会待在旁边,看着那些嫩芽,像欣赏着一个个宝贝。他为每一片真叶的生出而欢欣,为每一株枯萎的作物而感伤。

    用花小蕊的话来说,他现在就像一个恋爱中的男孩,只不过,对象是那些植物!

    前期比较顺利,但是问题也随即接踵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