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卷 第十三章 车匪路霸(第3/3页)

    市的百姓需要什么,缺少什么,也不知道他们的具体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闭门造车,很可能造出方形车轮来!

    李毅来绵州上任之前,在京城家里,常陪林馨看电视,某个地方台正在热播一部戏,《戏说乾隆》,讲的是乾隆爷微服私访的故事。

    看完这部戏,李毅就萌生了这个念头,上任之始,他就要反其道而行之,不去正常的报道和上任,而是采取这种特殊的方式来到绵州。

    他要先在绵州走上一圈,见识下面各个地方的风土,好让绵州在自己的脑海里生动起来,活动起来,以后做决策和规划时,就能想到这座城市里具体的人和事。

    比如说,市里想在某处建一座高架桥,做为决策者的李毅,马上就能想到这个附近的情况,有什么便民设施,有多少居民,这座桥一旦修建,会不会给附近的人带来出行的不方便?

    因此,李毅带着眼睛和耳朵来到了绵州下面的县和乡镇里,他只管看,只管听,并没有干预任何一件事情。

    双方继续争吵,对方是来讹钱的,早就做好了准备,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和你来熬,你是跑客运的,你等得起,你的客人等不起啊!他们就是拿准了这一点,才敢欺负这些司机。

    李毅在想一件事情,车主碰到这种事情,只想着理论和争吵,却从来没想过要报警。这种法律意味的淡薄,让李毅深感无语。从反面也论证了一个事情:司法部门的严重不作为!

    正因为政府有关部门不给力,老百姓遇事之后,首先想得的,并不是依靠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

    车子上的客人们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不停的催促司机。

    司机也实在没有时间和耐性再跟这些无赖虚耗下去了,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说到了三百块钱。

    对方承诺,只要交了这三百块钱,可以保证这辆车以后一年之内都可以在此地畅通无阻,保证一年之内不会有人再来找车主的麻烦。

    这三百块钱,就相当于是一年的保护费用?

    就在车主准备付钱的时候,李毅下车来了,他一把按住司机大哥的手臂,沉声说道:“不必给他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