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火中取栗,渔人之利(第2/3页)

    印了!现在的年轻人,早就不兴练字了。”

    李毅说:“那可不尽然,字如其人,从这笔好字中,可以看出来,于助,你是一个端正而又有锋芒之人啊!”

    “锋芒?早就磨成钝器了!”于胜说:“每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都有满腔的热忱,个个模棱分明,但最终都会被社会这个大熔炉锻造成各种相同的容器,没有了锋芒,更失去了奋斗的目标,至于理想,那只不过是学生时代回答师长们的臆想罢了!”

    李毅讶然的看着他,说:“于助,你文采很胜嘛!”

    于胜说:“我以前的梦想,就是当一个作家,时不时的写些豆腐块寄出去,也曾经发表过不少的散文和小说,但后来我发现,靠这个玩意,既不能糊口,也不能出名,于是就放弃了。现在的我,终日无所事事,也就剩下聊天这一项特长了!”

    李毅哈哈一笑,对这个玩世不恭的同事,不由得多生出了几分看法。

    “一个文艺青年,至少是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个爱国的人,是一个守纪的人。”李毅说:“因为文学艺术教给我们的,都是这些正能量。所以,对年轻人,我总会劝导他们,多读几本名著,多看几篇好文章,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一个国家的民众,教育素质上来了,文学素质上来了,那这个国家,必定能强大!”

    于胜说:“啊呀,李助,你说得太对了。想想五四运动,还不是文人和学生们发起的抗日救亡运动吗?一个国家,到了最危难的时候,真正挺身救国的,就是这些文人和知识分子啊!”

    李毅说:“不只是危难之际,就算是太平盛世,也极需要知识文人的奉献和建设。正因如此,我们教育部门,才益发显得意义重大。祖国的未来,靠的是青少年,而青少年的命运,很大程度上讲,就掌握在教育部门手里啊!”

    “就是,就是。”于胜说:“我当初来这个部门工作,就是怀抱着这么一种崇高的理想。”他随即黯然一叹:“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李毅说:“怎么会没有用呢?你不是找到我这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吗?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觉醒,产生和我们一样的想法,或者说,更多的朋友,早就有了和我们一样的想法,只不过,他们和我们一样的孤独,没有找到朋友呢?”

    于胜说:“对!李助,你的话,便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李毅翻看了看于胜写的那些文章,说:“你写得很好,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大大小小的问题,你基本上全提出来了。”

    于胜说:“黑暗大家都看得到,但要想照亮它,却不是人人都有勇气的。”

    李毅说:“后天就要召开本月的党组会,我们可以在会议上提出来,请同志们一起商讨。”

    “嘿!”于胜连连摆手:“我看是不必要了!这些建议,早就被否决过好几次了。没希望了的。”

    “今时不同往日了嘛。”李毅笑了笑:“或许,这一次能获得通过呢?”

    于胜说:“李助,你是想让我旧话重提?不、不、不,我是没有这个勇气了。”

    “呵呵,我来帮你提出来吧!”李毅说:“你和我,不就有两个人支持了吗?”。

    于胜微微动心,心想如果李毅真的肯帮自己,那自己这些被尘封许久的文章,说不定就能重见天日。

    李毅有信心,于胜肯定会答应自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