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步步紧逼(第2/2页)

    持的,当然要支持。只不过,这项提议,还没有通过,也就成不了政策,也动不了工,咱们想支持,也无从谈起啊!”这话含着冷嘲热讽的口吻。李毅道:“所以才上常委会讨论,得尽快通过决议,好及早动工!时不我待啊,同志们,这岁月可是不等人的,眨眨眼,闭闭眼,一天又一天,流水般就过去了。”陈伯年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沉声说道:“大家还有什么异议吗?”张尚新道:“疑问还多得很呢!我还想问问,改造沿线拆迁的市民,往哪里搬?这可是头等大事,如果这个不解决好,别说修路了,只怕咱们以后连出门都不敢出!”陈伯年道:“尚新同志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之前也跟李毅同志交谈过了,经过反复讨论之后,拿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李毅同志,还是请你来介绍一下吧。”李毅道:“原则上来讲,是给予一定的拆迁补偿款,由市民自行安置,如果个别确有需要的,就近进行协调安排。至于党政机关等场所,能搬迁的就搬迁,不能搬迁的,就近安排场地重建。”张尚新道:“那也不对吧?打个比方说,一所学校要拆迁,师生们搬到哪里去?”李毅道:“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考虑过了,在十条线路上,都没有需要拆迁的学校。倒是党政机关部门有不少。”他再次强调道:“但是,我觉得,党政机关部门的所有同志,都是有这种思想觉悟的,是肯定能理解和支持市里工作的!”李毅一再拿话堵张尚新的口,让他说不出自己不愿搬迁的事实。张尚新眼珠子一转,说道:“那么,在重建期间,搬到哪里去办公?”李毅道:“这个很好办,可以合署办公,只要克服一年左右的时间,等新办公楼建成之后,就可以搬过去了。”张尚新道:“合署办公?嘿嘿,这不是开玩笑吗?哪个单位人不多?办公场地本来就很挤,这要是再合并了,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了。”李毅道:“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克服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足够了。而且,咱们要朝前看嘛,以后就可以住上新的办公大楼,岂不是更好?”张尚新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我们政法大楼,也在拆迁范围内,那我想替下面的同志们问一声,搬到哪里去?市里怎么安排?”李毅道:“政法大楼很好搬,附近就是统战部,就和统战部暂时合署办公吧!”他对统战部长刘延松道:“刘部长,你没有异议吧?”刘延松道:“支持市里工作,我们统战部上下齐心,不会有异议。”张尚新冷哼一声,说道:“统战部那楼,本来就比我们政法大楼要小得多,装他们的人都嫌小,还要把我们搬过去?那不是挤挤巴巴,挪不开身了吗?我反对!”李毅心想,张尚新终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了。就因为自己一时的不方便,他就要反对这么一项巨大的市政工程?真不知道张尚新的思想觉悟有多高?张尚新道:“我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享乐才这么说的。我是书记,搬到哪里,都有我的单独办公室。我为的是我的手下!是为了整个政法系统的同志。还有,你们知不知道,在这十条改造线路上,有多少公安分局长派出所需要搬迁吗?凭什么啊?市里修路,就跟咱们政法委过不去?”这话可以说是张尚新的心声了!而这个问题,李毅无法回避,又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李毅道:“这不是跟谁过不去的问题。这是市里的决策,就算有困难,也只能克服。”张尚新道:“我个人能克服,但我不能委屈我的手下。”说老实话,李毅当官这么久,不论在哪一任上,对政法公安方面,都是率先拉拢的,尤其是当市长这一块,如果和公安厅的关系搞不好,那将来工作上的困难就会增加不少。以前,李毅每到一地,都能尽快的和当地政法公安部门把关系搞好。没想到一到西南市,第一个就把政法委书记给得罪了!而且,照张尚新的说法,李毅要是真的执行改造方案,那得罪的人,就不只张尚新一人,而是整个政法委系统的同志!想到这里,李毅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心想自己只不过是想做件好事,让西南市更快的发展起来,这对我李毅本人,是没有任何好处和利益的,为了只是百姓!可是,为什么就这么难呢?陈伯年似乎看出李毅的困境,说道:“本来嘛,在正式召开常委会之前,我应该先开个书记办公会,再跟几个常委通通气,这样上了常委会,就不会有太多的纠结和争执。因为这几天我不在家,也就没做这些前置工作。不过,我觉得吧,有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这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一定要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小我服从大我,小家服从大家!”张尚新道:“陈书记,你这么说的话,是不是打算用投票的方式来解决争论?”陈伯年道:“既然争论不休,难有定论,还不如用表决的方式来解决吧!”张尚新道:“可以,我早就觉得该投票解决了。像这种工程,我相信大家都会反对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