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章 夜(第2/3页)

    就知道这种事。若他不乐意蒋谢两家联姻,当初明说就是了,何必跟皇祖母撒谎?孙儿觉得,皇后会让人偷偷‘摸’‘摸’地行事,想必也是要瞒着皇上与皇祖母。皇祖母先别伤心,还是请了皇上来问个清楚的好。”

    太后收了泪,默默点头,身边‘侍’候的心腹宫人立刻命人传话去了,不一会儿,乾清宫回音:“皇上正与几位重臣商议临沂重建之事,连晚膳都还未用呢。皇上请太后娘娘稍候,等商议完了政务,就即刻过来请安。”

    太后听了冷笑一下:“果真是日理万机!”

    其实这种事经常发生,太后也常劝皇帝要以政务为重,若是皇帝因为朝政而推迟请安的时间,她从来就不会生气,反而还觉得皇帝这样做是对的。只是今天她正在气头上,刚脑补了一番“儿子娶了媳‘妇’就忘了娘”的故事,所以就恼了。高桢为了进一步塑造“乖孙子”、“好孩子”的形象,再次劝说太后:“皇上也是为了天下百姓,皇祖母就别生气了。多等一会儿也不要紧,这点时间,皇后娘娘也干不出什么来。”

    太后渐渐冷静了些,不过天‘色’已黑,蒋四太太身为外命‘妇’,不能在宫中久留,也就匆匆告退了。高桢自告奋勇说要去送她,蒋四太太虽然有些诧异,但没有说什么。高桢就这样一路将她送出了宫‘门’,至于路上他跟蒋四太太都说了些什么,那就是秘密了。

    送走了蒋四太太,高桢并没有返回慈宁宫,而是直接去了乾清宫。

    皇帝已经跟几位重臣商量完了政事,正准备赐膳。他是个相当懂得体贴属下的上位者,知道几位重臣年纪都不小了,忙了大半日,此时必然也饥肠辘辘,而从乾清宫出去,出了皇城再回到家,至少也得大半个时辰的功夫。这么长的时间,要这些老人家一直饿着,也太可怜些,所以皇帝就请他们留下来陪自己一道用膳。他经常做这种事,已经习惯了。正殿东次间里有一个隔间,就是专‘门’用来派这种用场的。他会跟臣子们围坐一张桌子用餐,席间闲聊些家常,既能塑造不爱摆架子的贤君形象,也能挣个体恤臣下的好名声。

    高桢就在这时候求见了。

    皇帝从不会叫侄儿久等,便微笑着让臣子们自行用膳,还命近‘侍’小心‘侍’候,然后起身出去了。

    高桢行过大礼后,就开山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来意:“皇上,您打算什么时候立皇长子为储君?您登基已经有一年多了,皇长子也快要十二岁了,天资聪颖,知书识礼,孝顺谦和,文武双全。侄儿想不明白,为何您还不下旨立储?”

    他这话一出,不但皇帝听了惊讶,连东次间里头那几位重臣,都吃惊得差点摔了手里的筷子。

    咦?广平王世子居然主动提出要立皇长子为储?传闻不是说……唔,可见传闻不可信!

    皇帝盯了高桢一眼,才‘露’出了微笑:“好好的,怎么提起这件事来?是你父王让你来跟朕说的?”

    高桢抿了抿嘴,面上‘露’出了倔强的神‘色’:“父王常说,他一介闲人,无心理会朝政,只愿过些悠闲日子。横竖皇上心里对什么事都有数,他信得过皇上,又何必瞎‘操’心?今儿这话,是我自己要跟皇上说的!”

    皇帝听得笑了:“那你又为何会有这种想法呢?你父王原说得不错,立储之事,朕确实心里有数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