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一十六章 起意(第2/3页)

    :“你又顽皮了,快跟我来吧。”

    赵琇只觉得他怪怪的,跟往日大不一样,但高桢催得紧,她来不及多想,便跟在他身后去了正院正房。

    他们只在路上耽搁了一小会儿,因此来到正院的时候,原本退去的侍从都露出了惊讶之色,又很快地恢复了正常。他们觉得自己多想了,世子跟赵家姑娘都是知书达礼的好孩子,能做出什么不可告人之事呢?不过是少年人淘气,不爱身边有人跟着罢了。

    高桢与赵琇在正屋东次间坐下,丫环们迅速给两人上了茶,又退到门外廊下站立。王府的正屋足够宽大,两人坐的又不是窗边,这个距离,倒也不愁门外的人会听见屋里的人说些什么。赵琇略一揣度,便放心大胆地跟高桢聊起了天。

    她先回答了高桢先前的问题,介绍自己的近况:“哥哥中举后,常需要与同榜学子们人情往来,我就帮他打点送礼之类的琐事,还要忙重阳节事宜,准备过冬的物事,一点都不轻松。不过哥哥有个计划,若是一切顺利,说不定我们全家能回江南一趟,那这个冬天就会过得轻松多了。”就是有可能见不到你——她在心里多添了这么一句,没有说出口。

    高桢讶然,又皱起了眉头:“好好的玮哥怎会有这样的想法?”

    “其实是我祖母的主意,不过她也没说一定要回去。”赵琇回答,“我哥哥觉得横竖在京城没什么要紧事,回去祭拜一番父祖,又顺便让祖母过个暖和些的冬天,并不是什么坏事。其实我们现在只是有这个想法罢了,还要看今天我哥哥进宫后,皇上有什么吩咐,才能最后做决定。对了……”赵琇压低了声音,“你知道皇上对我哥哥有什么安排么?”

    高桢笑了笑:“能有什么安排呢?大约是要看他有什么长处,再为他安排个历练的地方吧?皇上其实也没想到,他今科一考就能中举,原以为要到明年秋闱才能发力的。”

    赵琇摇了摇头:“我看过哥哥乡试的题目,难度还是不小的,不过正好前些时候,我哥哥跟朋友谈诗论文时,曾经听别人提到过类似的问题,当时听尚家公子指点。得益不少,回家后就多看了些相关的书籍文章,还跟我也讨论了几日。于是在考试的时候。他只需要把心头所得所想写出来就行了,就象是捡了个便宜。事实上,那个题目叫我去作文,我也能作得来,只是不如哥哥作得好罢了。”

    高桢笑道:“那可见是天注定玮哥今科必中了。我听人提过,玮哥那篇文章作得极好,若不是文风沉稳朴实。而主考官更喜欢华丽工整的文章,说不定名次还要再往前靠些。”

    赵琇摆手:“这方面倒是不需要了,他现在排第六也挺好的。反正他也不能再往上考了,还是把更好的名次留给别人吧。”

    有爵位在身的勋贵又或是明确有第一继承权的勋贵子弟,最多只能考到举人就无法再往前进了。这是本朝独有的规矩,为的是勋贵与其继承人另有出仕的途径。不必再与寻常读书人争夺做官的名额。抢走了平民子弟的机会。只有不能继承爵位的勋贵子弟才可以继续参加会试,寻求晋身之阶。就象是当年赵玮与赵琇的父亲赵焯,就是打算走科举之路入仕,若能得中进士,政治前途反而比赵炯除了一个爵位和家产便别无所得要来得强。因为赵炯才能平平,他光靠自己,是无法通过文武科举以及专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