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九十二章 请求(第2/3页)

    干净整齐,看着也算令人舒心。米舅母请赵琇在小厅坐下,命婆子倒了茶,便叫那婆子出去了。这时屋里就只剩下了她与赵琇二人。

    赵琇见她似乎颇为郑重,便也收起了几分轻忽,认真地听她讲是什么事。

    米舅母吞吞吐吐地,说出了她心中想说出来的话,只是这个故事挺长,一切要从几个月前开始说起。

    她有一回出门为米夫人买补身的药物时,无意中遇见了娘家的堂兄弟,才知道他近日上京谋求起复,姐弟俩就这么相认了。

    她这位堂弟,因生母早逝,小时候曾有几年是寄养在她母亲膝下,姐弟俩一块儿长大,关系倒也亲近。只是后来堂弟之父续了弦,带着一家人搬到别处生活去了,姐弟俩才疏远了许多。这位堂弟前些年也科考出了仕,从县丞做起,到如今已是六品的通判了,三年前因老父病亡丁了忧,回老家常熟待了三年,如今正上京谋缺。只是他虽有些家财,却没什么门路,在座师那儿并不十分得脸,托了好几位同年、亲友,也至今未轮着满意的缺,只能滞留在京。幸好他手头还算宽松,又有妻儿相伴,在京城的日子倒也不算难过,跟米度之当初不可同日而语。

    分别多年后,重新遇上了亲厚的堂姐,这位邹大人也感到很惊喜。只是在知道米舅母这些年来在夫家的遭遇后,他就十分不平,若不是米度之不在跟前,他说不定就要给对方一点颜色看看了。

    他得知米舅母如今寄居在担任杭州知府的堂伯子家中,与其妻女为伴,照顾米夫人生产,心里也有些为堂姐委屈,便劝她搬到他那里去。他在京城虽只是赁了一处小院居住,但家中人口不多,空房也能挤出一两间来,完全可以招待堂姐与外甥住下。外甥的课业,他也可以帮着辅导。好歹他也是两榜进士出身,虽然名次稍微难看了一点,但也是从成千上万的考生中脱颖而出的,没有一定的才学绝对办不到。如今他要轮缺,除了偶尔出门访友,打点衙门请托关系,平日里甚是清闲,给外甥做个老师,也不是不行啊。

    米舅母自那以后就一直在犹豫。能找到一个靠谱的娘家人依靠,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可她与堂弟分别多年,并不清楚他如今的处境。就这么丢下米夫人母女搬过来真的可行么?

    其实米夫人母女对她也算不薄了,衣食住行样样周到,她只需要指点下人如何安排米夫人的生活起居就行了,并不需要她亲身去服侍。米省之还给她儿子安排了上学的地方,先生是明师,教导儿子十分用心,她儿子极有长进。可以说。在米家这大半年的生活。是她婚后最舒心的日子。若是搬到堂弟那儿去,同样是寄人篱下,堂弟再和气。弟媳却是陌生人,她心里实在没底。

    她当时婉拒了堂弟的邀请,只说做人要守信,答应了要照料米夫人生产。就不能中途离开。她堂弟也没强求,但时不时送些果子点心过来。还给她送了些零花钱,与她一直保持联系。时日长了,她见堂弟一家确实和气亲切,就尝试着请他们帮忙。找人给广德州那边送一封信。她不想这信经过丈夫婆母的手,所以才会另外托人。因为米夫人与建南侯府派人送信,是一定不会略过米度之母子。直接将信交到女儿米玉莲手中的。

    米舅母真的很着急,米玉莲主动放弃了一桩好姻缘。虽然她也清楚,就算米玉莲当时答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