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二十章 不好住人(第2/2页)

    分两路算是立了功?可换了谁也都会这么做啊。不能就因为这个吧?

    然而沈远龄的表情告诉她,就是因为这个,沈远龄把这个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甚至重过稳婆来了之后的努力,回来这么些日子,他早就清楚了老三家跟他弟弟一家的恩怨,当然跟自己儿子儿媳妇之间的事儿也知道了不少。

    这个小丫头是个什么性子,当日在他家里他就有几分清楚,可让他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在那么紧要的关头,竟然是这个小丫头不计前嫌帮着张罗,他还听沈承怀磨着沈惠君问他们来之前发生的事儿,知道这孩子稳当的举动,心里更是惊讶又感激几分。

    “我……”七夕头一次这么无奈。

    竟然对人感激她这么有压力,可是瞅瞅屋里好些人都满眼笑意看着她,就连沈承怀一向仇视她的眼神这次都变了,顿时有种百口莫辩的感觉,又觉得这个词不足以形容她的感觉,总之心情很复杂。

    还不等她收拾了心情再次提出告辞,就听有道柔和的声音传来:“老爷……”

    接着又丫头推开门,严氏小碎步走了进来,后头跟着严妈妈还有一个丫头,进门先是给沈远龄见了礼,这才在张氏让出的位置上坐了下来,又笑呵呵跟众人打过招呼。

    这下七夕和她娘想走都走不成了,只得又坐了下来,七夕心里暗暗责怪自个儿刚才没有当机立断,其实这么折腾了半天,她早就肚子饿了,更何况她娘还跑了去叫人,只是瞅着这些人都没有想到吃饭的事儿,她哪里好意思说出口,打算赶紧回家吃一口呢。

    对于严氏的姗姗来迟,众人神色各异,最后视线都看向沈远龄。

    七夕不知道她娘去找人的时候是咋样,先头也没注意到严氏没有过来,这会儿瞅瞅,应该当时有些什么事儿,只是看着沈远龄的样子,又不像是生气,反倒是脸上有些似笑非笑的神情,不知道心里头是个什么打算。

    “当日我便说要早早接了回去县里,偏那孩子心思重,若不是留在这里,哪里会有今日这样惊险?如今可不能再由着她了。”严氏坐下寒暄了几句,还不等摆了笑脸搭话,就听沈远德突然冒出来一句。

    屋里霎时更静了,显然这是话里有话啊,尤其配上沈远龄看着严氏若有所思的目光,那个“心思重”,到底是为了什么重,就不言而喻了。

    而后头那个咬字很重的“惊险”,对于沈远龄这样寻常时候都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来说,只怕也是能叫人看出极为不悦了。

    但也好理解,今儿个真要是有些什么事儿,不说别的,只要紧紧是来不及叫人过来,恐怕这母子俩就真的危险了,怪不得沈远龄会突然间就对七夕转了态度,他折腾这么一趟回来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如今有了孙子当然要放在心尖上一样了。

    不过这事儿对大多数人来说,毕竟是旁人家的事儿,是以惊讶过后,不出七夕所料,很快就都低了头,这也算是沈家老宅一向的样子,很多时候很多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只不过这次又多了七夕和她娘。

    但这是真的跟她们无关,要是有可能,七夕很想打断她们,等她们走了爱说啥说啥。

    只是还有两个息息相关的人,其中一个就是神色复杂看着他亲爹的沈承怀,也不知道是不是刚才经历了妻子生子这样的事儿,沈承怀看着有些不一样,竟然脸上没有露出往常或者愤怒或者不满的样子来,只是抿着唇没说话。

    “老爷……”他不说有人说,严氏刚才闪神了一下,终于还是重新挂上笑容开了口。

    沈远龄倒是没打断她,已经那样的神情看着她,像是在说,我倒是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来。

    严氏脸上没有露出异样来,可手里的帕子到底泄露了几分心思,至少叫七夕看见那抓着帕子的手攥紧了,可以想见其主人这会儿的心思到底是如何的。

    “老爷,家里这会儿还住着租的房子,地方小,把孩子们叫过去也是委屈了,咱们买的宅子虽说地方大,可还没收拾出来,如今哪里好住人?再说如今怀玉这孩子也是刚刚生了孩子,月子里是不能动的,不如等出了月子再说,正好我这功夫也把那宅子好好叫人收拾了,老爷看可好?”严氏对着沈远龄的眼神却没退缩,而是语气很是温和说道。

    不得不说,光是听着这样细心的话,还真叫人说不出什么来。

    沈远龄依旧没说话,只是那么看着严氏。

    七夕心里头叫苦不迭,心道这是做什么,你们自家的矛盾倒是关起门来说啊,怎么如此不避讳呢。

    好在老天终于听到了她的心声,两人正僵持的时候,又有人来了。

    沈承厚和沈承安也听到消息过来了,沈云兰找过去的时候,这两人正出去办事儿,回来听见云朵说才知道王怀玉生了,自然得过来看看。

    瞧着那头气氛僵硬,七夕再顾不得这时候打断有些不礼貌了,正好她爹也过来了,见两方人说了几句话,赶紧起身说家里还有事儿要忙,就不多打扰了。

    说笑呢,眼看着那夫妻俩只用眼神就刀光剑影的,偏还看不出严氏到底是个什么路数,七夕可不愿意留下来趟这个浑水,有啥等他们走了再说吧。

    “好,今日便不多留了,等孩子满月,咱们再好生聚聚。”沈远龄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