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卷 快马加鞭未下鞍 第四十三节 他是我小兄弟(第2/2页)

    一些看法也消褪不少。

    “董省长太客气了,全省一百多个县市区,我们要论工业这一块只怕要在百名开外了,尤其是我们是传统农业县,工业这一块更薄弱,但是现代经济发展历程决定了一个地方要想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厚实的工业基础,我们原来的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会逐渐变化,而工业强县已经成大家的共识,但是工业强县这句话说易行难,怎么来做到这一点?招商引资是一方面,但是在一个没有资源没有基础的农业县怎么来发展工业?也就是说,我们怎么来有针对ìg的培育我们的主导产业,把主导产业建成我们的优势产业?这一点我们县里也是煞费苦心,此也是经过了几番选择,最终才选择了机械加工和制造业和医药产业。”

    董昭阳听得很认真,不时的点点头插一句话,询问一番,看得出来,他的确对在这方面做出的成绩很感兴趣。

    “嗯,是机械制造和加工业,医药产业,这两块,如果说医药产业与作省里传统的药材种植基地以及你们搞起的那个昌南药材专业市场有一定关系,那机械加工和制造业呢?你们县里把机械加工和制造业也列主导产业来培育,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刚才董省长也说了,我们确定医药产业是依托我们县的药材种植基地和昌南药材专业市场,那么我们确定机械加工和制造业又是基于什么原因呢?……”

    “可能董省长知道长风机器厂和北方机械厂这两家兵器工业部的大型企业搬迁到丰州了,这对于丰州这个农业地区来说是一大契机,我当时在丰州地委办工作,有机会参与这项搬迁的协调工作,也和两大厂有了一些往来,从得知像两大厂这样的大型机械生产制造企业其实有许多小配套企业,这些小企业主要两大厂的大型产品配套零部件生产服务,而两大厂搬迁到我们丰州,实际上也就是我们丰州地区发展机械生产和加工业带来了一个契机。”

    陆民介绍得很详尽,这是一个机会,把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情况介绍给省领导的一个机会。

    “尤其是我接触了一些两大厂原来的配套生产企业,他们有一部分有意要搬迁或者扩建,加上两大厂的技校于两大厂自身原因暂时无法搬迁到丰州,我们县里觉得如果我们能够把具有相当机械制造加工技术人才培训力量的两大厂技校邀请到我们落足,那么我们可以借助两大厂技校落户带来的机会,引导这些机械加工制造企业进入我们,我们县里机遇政策支持两大厂技校这些小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培训一批熟练技术工人,这样可以有效的减轻这些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在人才需求上的压力,他们进一步发展和扩张一共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县里先行了一步,才使得不少企业动心,……”

    陆民列举了欧洋机械、振峰机械等多家机械加工企业招商进来的具体过程,也分析了这些企业之所以没有落户在丰州和古庆这些条件更好地方的原因,有条不紊,有理有据,让董昭阳也颇感慨,对于陆民在这一点上表现出来的高瞻远瞩他也是衷赞赏,一个县份上的干部能够看得这样深远,能够考虑得如此细致,能够有这样敏锐的嗅觉,相当不简单。

    趁着陆民上卫生间的时候,董昭阳也是含笑问道:“老何,怎么,小陆和你关系很熟?”

    “嗯,不仅仅是熟,他算得上是我一个小兄弟吧。”

    没有多语言语,语气也很平淡,但是何铿一句“小兄弟”却让董昭阳听出了这里边不一样的味道。

    能和何铿称兄道弟的人不少,但是能让何铿亲口说这是他兄弟的人至少董昭阳和何铿接触这么多年,还是第一个,这让陆民在董昭阳心目的分量又重了几分。

    “他和我也是偶然机会相识,和夏力行没关系,这人人品和能力都不错,是个值得信赖的人。”何铿又淡淡的补充了两句,这在董昭阳看来也是很难得了,鲜有听到何铿评价什么人。

    等到陆民回到座,董昭阳和何铿就没有再起,倒是何铿介绍了他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轶事趣闻,说得jīg彩之处,几个人都是眉飞è舞。

    董昭阳吃完饭后,婉言谢绝了何铿的挽留,倒是和陆民多说了几句,这让陆民也有些受宠若惊,尤其是董昭阳明确表示会在近期抽时间来看一看,更是让陆民怦然心动。

    如果董昭阳真是组织部长的候选人,那么他来这么走一遭,哪怕是了工业经济而来,也足以让其他人浮想联翩了。

    看见陆民目注着董昭阳那辆奥迪消失在小径转弯处,何铿也微笑着拍了拍陆民的肩膀,“老董对你印象不错,我没想到你在的工作情况他也很了解,这也省去了我多费唇舌,看来是金子哪里都能闪光,不会因环境不同而被埋没,我是多虑了。”

    “铿哥,能够和董省长见这一面吃顿饭,只怕无数个县委书记县长磕头作揖都做不到,他对很多人都有印象,但是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他更清晰更准确地了解我,那才是关键。”陆民满脸诚挚郑重其事的道:“铿哥,谢谢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