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章 长江实业(第2/3页)

    承德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变故,半天说不出话来。

    “廖生,咱们出去走走吧!”钟石心中也感到无奈,不过他也知道,想要他那个顽固的爷爷一时半刻接受现实,也不大可能,只能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劝说。

    廖承德跟在钟石身后,和刘兰打了一声招呼,就出了院子,到处溜达起来。

    随着桑塔纳的离开,围观的人也大都散了,是以围在钟石家附近的人也没剩下几个,钟石一边走,一边嘴甜地叫着“叔叔”“婶婶”,留下身后的廖承德,尴尬地四下点头。

    等到了四下无人的地方,廖承德这才开口说道:

    “钟小友,我本来还将信将疑,不过一见到,我就觉得你说的事情有可能是真的,看来我这次还真是没有白跑一趟。”

    “废话,小爷我当然不会让你白跑一趟,只要你以后听我的,保证你日后财源滚滚,日进斗金。”钟石没好气地说道。

    廖承德哪里见过有人这么对他说话,他顿时有些发懵,一时站在原地,说不出话来。

    “怎么?港灿,不相信我说的话吗?你在香港应该听说过长江实业吧!”钟石见廖承德这副模样,还以为他不相信,又继续用嘲讽的口吻说道。

    “长江实业?李嘉诚?你怎么知道?”廖承德闻言又是一愣,不过他想想又有些哑然失笑,此时的李嘉诚在港岛已经小有名气,大陆的人知道也不足为奇。

    李嘉诚,1928年生于粤东朝州,0年为了躲避日本侵略,举家逃到香港,从此开始了传奇的一生,他做过茶楼跑堂,钟表修理工,五金厂推销员,后来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长江塑胶”,在58年的时候,正式进军地产界,72年的时候,成为了港岛有名的大亨,在79年的时候,“长江实业”和华人船王包玉刚联手,用62亿港币的代价收购了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22%的股权,成为第一个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进入80年代,“长江实业”突飞猛进,成为香港地产界的领军企业,而李嘉诚的财富也因此倍增,坐上了华人第一富豪的宝座,自此到钟石转世的时候,都依然是全球华人的首富。

    198年,华英签署了关于香港的《联合声明》,双方约定在97年将香港由英国人归还给华夏政府,随着政治前景的明朗和香港经济的复苏,地产业进入了一个长达10年的繁荣期,在这个行业发展的大好时期,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成了最大的赢家。

    “长江实业”在1972年11月1日在香港上市,利用大牛市的时机大量筹资,投入到地产行业里去,到了1981年底,“长江实业”的市值已经由最初的126亿港元,激增到了7877亿港元,成为仅次于置地的第二大地产公司。

    虽然现在已经是198年了,不过钟石心中清楚,“长江实业”的发展才开了个头,未来几年内,随着“长江实业”的规模化扩张,和恒生的大牛市到来,“长江实业”的股价还将大幅飙升。

    钟石的第一桶金就瞄准了“长江实业”。

    “废话,我当然知道李嘉诚,他可是华人…大人物!”钟石一时口快,差点说出华人首富来。

    李嘉诚当时虽然已经是港岛有名的大亨了,但是相对于一些老牌的富翁,还是差了一点,比起包家、霍家,李嘉诚只能算后起之秀。

    那我该怎么做?”廖承德是个生意人,听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