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十不存一(第2/3页)

    极高,尤擅画竹石,细枝粗叶,瘦劲孤高,格调超人,所画之兰突出山间野气,用笔秀逸,幽香扑人。

    李大爷认为,郑板桥书画的独特风格和杰出成就,在当时就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追随者甚众,并有了板桥派之称,清代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这样写道:“郑燮字克柔……工画竹,以八分书与楷书相杂,自成一派,今山东潍县人多效其体。”

    后世不少名家也宗学其法,如戴熙、何绍基的竹石等,更多人则吸取他勇于革新的精神,纷纷创立新格,如近代“海派”诸家以及现代齐白石、徐石桥等人。

    在扬、州八怪中,郑板桥的画史地位和后世影响是首屈一指的。

    “扬、州八怪”中,郑板桥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画家,他由官到民,由士变商,由文人画家转为职业画家的生活经历,最终形成了疏离正统艺术、标新立异、以怪为上的画风,在中国美术史上有其重要地位。

    李大爷口吐莲花,说的众人如痴如醉,就连韩孔雀和卫长青都在佩服他。

    不过,赝品就是赝品,虽然这幅画,画的很好,但毕竟是赝品。

    郑板桥的作品存世量大,所以赝品更多,差不多可以用充斥拍场来形容。

    就是因为这个,刚开始韩孔雀和卫长青就存了小心,不过,到了现在,两个人都已经眼冒金光。

    既然外面用来遮掩原作的画,就有那么高的水平,那么气内部隐藏的《竹石兰蕙图》,恐怕就是珍品了。

    看到卫长青那热切的目光,韩孔雀只能无奈的叹息了一声,这内部隐藏的画,毕竟是卫长青发现的,还有内部的画,也只有卫长青能够看清楚,所以韩孔雀是真的没法跟卫长青抢。

    韩孔雀的灵识和神通虽然厉害,但面对封装起来的一幅画,他却只能朦胧的感觉到内部的大体情况,而不能向卫长青这样的精神系异能,清楚的看到内部的画是什么样的。

    “李老,您老这幅画打算多少出手?”卫长青看韩孔雀不说话,立即给了韩孔雀一个感激的眼神,开口询问价格。

    李老摸了摸自己的胡子道:“我这幅画肯定是郑板桥真迹,所以价格肯定低不了。”

    “您老说个价,不管这画存不存在争议,总是有个价格的吧?”卫长青笑着道,这幅画虽然被李老说的天花乱坠,但是不是真品,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李大爷这次很直接:“历年来郑板桥的竹石图价格增幅很大,我这幅也没打算卖出一个天价,所以只要五百万,要知道原来我最少也要九百万的。”

    吴家的吴东此时开口道:“这个价格倒是不太离谱,最近拍卖的一副郑板桥竹石图,估价都要超过九百万。”

    吴大爷拉了自己的儿子一把道:“这个谁不知道?主要是郑板桥的真迹可不好鉴定,所以三百万的价格高了。”

    “对啊!李大爷,我相信,您要这个价格出手,肯定没有人会接的,毕竟郑板桥的伪作实在是太多了。”卫长青道。

    这可是事实,作为一位职业画家,郑板桥画作的存世量比较多,据统计约有7多张。

    郑板桥存世的作品中,真伪参半,赝品充斥拍场,有人说“真迹尚不及十分之一”,可以说是真正的十不存一。

    这主要是因为郑板桥敢于赚钱,数千年来的人,是耻于谈钱的,大多以为俗不可耐,而郑板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