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9章 一计不成(第2/4页)

    的大筏已让开位置,高声喝道:“射箭!”

    后面轰然应喏,一只比程世雄的木筏更庞大的筏子驶上前去对准了城门,木筏上有一只怪模怪样的大弩,那是一只“八牛弩”,数十人绞弦上箭,八牛弩上,中间是一支比投枪还粗的巨箭,左右各有三枝细一些的小箭,称为“一枪三剑箭”,此箭一发,射在被烈火几乎烧透的大门上,本已被火烧得摇摇欲坠的巨大城门受不了重创轰然倒下,洪流一涌而入,程世雄大喜,刚欲挥戟号令三军趁机入城,不料那城楼摇晃几下,竟因下边失去支撑,又受洪水浸泡,一下子垮塌下来。

    巨大的城楼一倒,把洪水激起一团两丈多高的巨浪,冲翻了最前面的几只小船小筏,把程世雄的大筏也推得向后一冲,若非他以大戟牢牢钉住筏面,此时便和筏上许多士兵一样摔倒在地。

    这一来城楼垮塌,虽然城楼主体被没入水中,但是有它阻着,想要藉洪水一拥入城也成了泡影,尤其是城楼的一角飞檐还竖在水面,阻碍了木筏和小船靠近,速度更是大受影响。北汉城头守将正是刘继业,他见此情形暗叫侥幸,连忙组织弓弩手自断墙左右向船上筏上射箭,阻止他们靠近。

    刘继业立在城头,一面指挥调度,一面手执大弓,亲自向宋军射箭。他箭术如神,射无虚无,弓弦一响,必有一名宋军中箭倒下或一头栽入混浊的洪水。程世雄立在激荡摇晃的木筏上,脚下无根,平时的勇武连六分都发挥不出来,手中的大戟没有有武之地,他便拔出佩剑拨打城头箭雨,一着不慎险被刘继业射中,身旁的几名亲兵更是早被刘继业的神箭射得穿胸而过,仆毙在地。

    程世雄恨得咬牙切齿,大吼道:“发踏橛箭,给本将夺下城头。”

    那张八牛弩又改了作用,一枝枝短而粗的箭矢被搭上了弓弦,一排排地射到城墙上,牢牢地钉进墙去,只要筏子能靠近城墙,士卒们便可以借这些箭矢组成的“梯子”攀爬入城,可城头箭发如雨,滚木擂石一类的防御武器更不短缺,木筏本不及当初在城下步行时快速,此时更难靠近过去。

    双方鏖战许久,各自死伤无数,正战作一团时,城中居然又推出一个大草包来,那是用军中马料组成的一个大草包。这个大草包在水面上一直向前推来,竟把南城门塌陷造成的漏洞给补上了。那些柴草都浸了水,难以引燃。湿沉之余,却仍保持着柴草的柔软,根本不怕巨弩激射,而且这样的大草堆,你就是靠近了也无法攀爬,有这个草堆堵着,本想藉城门被攻破入城的希望更显渺茫。

    赵匡胤远远看着,眼见一个个宋兵暴露在城头箭雨之中下饺子一般摔落水中,恨不得如当年一般亲自披甲执锐杀上战场,可是……他现在是一国之君,亲上战场已经成了一个永远的梦想了。何况,他亲上战场,便能一战功成么?城中也不知是哪位守将指挥,居然临危不乱,把对守军本来不利的条件转化成了更易守城的条件,此刻洪水滔天偏偏却借不上力,空有大军在手却派不上用场,赵匡胤的心中愈发焦急起来。北面……北面契丹人的快马正在一步步靠近啊。

    “传令,鸣金收兵!”赵匡胤咬着牙根发出了收兵的命令。

    三战俱溃,遗下无数死尸,宋军鸣金收兵了。

    天色已经黯淡下来,洪水的流速也已经趋缓,混浊的流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