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56章 宜将剩勇(第3/4页)

    她们说个清楚,我看应聘者中有些该是出自良家,受聘之后做些甚么,总要她们自愿才好,万万不可干出为非作歹的事来。”

    刘妈妈陪笑道:“大官人放心,老身自然省得,不情不愿的姑娘,老身是不会强迫的,这些都会和她们说个明白。就是那些并非来自其他院子姑娘,其实也是很希望被选中的,不会有人哭哭啼啼,不情不愿。”

    刘妈妈说的是实情,倒是杨浩的印象是错误的。在他原本的印象里,但凡地主,都是南霸天、周扒皮一类人物,但是等他到了这个时代,才发现许多小地主,与佃户、长工一样节俭勤劳,有势力的大地主,也大多是修桥铺路、维护地方的士绅,穷凶极恶、盘剥到无所不用其极的短视之人还是少的,这种观念当然改变了。

    但是对于青楼妓院,因为实际接触的少,多是受后世的宣传,他仍存着许多不好的印象,以为这个行当地位卑微,执此贱业的女子要么是非淫即乱,要么是好逸恶劳,再不然就一定是被拐卖、推入火坑,饱受摧残的女子。其实不然,在古代青楼业的女子收入比较稳定,并且能与上流社会紧密接触,除了可以很快扭转家庭的贫困状况,很多女子还有机会攀上高枝,彻底改变人生,所以自愿从业的仍占大多数。

    杨浩还不放心,又赶上前去再三告诫,几位妈妈唯唯喏喏,连声称声。那些站排的姑娘们不晓得他身份,见他在那儿墨墨矶矶耽误自己时间,便不耐烦地催促起来,数十上百只莺燕一齐张口,杨浩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当即和崔大郎抱头鼠窜。

    “这些姑娘实在厉害,”逃出老远,杨浩才摇头苦笑道:“我还要回衙门一趟,看看拆迁的进度,着手设建各条巷弄的消防铺子,这里的事就交给你了,‘千金一笑楼’建成之日,要在汴梁‘选花魁’的风声,你待楼体建的差不多时就宣扬出去。至于那个会员卡,待‘选花魁’尘埃落定再开始执行。”

    崔大郎眨眨眼,纳罕地问道:“为什么?现在有身份的客人来的就极多,何不适时推出呢?你想出来的那个金卡银卡,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得赠此卡的人必然觉得大有面子,咱们的声势藉此可以更上层楼啊。”

    杨浩笑道:“不急不急,噱头得一个一个来,时刻保持有新闻,才有观注,此乃一直红下去的不二法门。”

    ※※※※※※※※※※※※※※※※※※※※※※※※※※※※※※杨浩也不带侍卫,便独自一人向开封府行走。

    拐出杀猪巷,便上了州桥。

    州桥是汴梁百姓的俗称,官名叫天汉桥,正对着大内的御街,其柱皆青石,石梁石榫楯栏,桥身两侧雕镌着海牙、水兽、飞云。桥下汴水奔流,桥上人来人往,两岸店铺酒楼繁荣,站在桥头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中间就是一条宽敞的御街。

    这座桥是汴河上十三座桥中最壮观的一座。每当月明之夜,两岸夹歌楼,笙歌不断绝,银月波泛泛,皎月沉底落。乃是汴梁一景,称为“州桥明月”。杨浩刚到汴梁城时,有一次夜游州桥明月,一时后代人的恶趣味发作,还在北桥头一侧不起眼处,用石头在桥上划了“杨浩到此一游”几个字,其实潜意识里未尝没有希望把自己生存的痕迹一直流传到自己原本那个时代的心思。

    但是见惯了,最初那种清风明月、诗情画意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