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019章 身在高处(第2/4页)

    底是个什么意思,总得先跟我说个明白啊。”

    杨浩微笑道:“你回去把咱们几日来相处种种,说与义父和林老他们听,他们会明白的。”

    叶之璇大惑不解地道:“啊?你说什么了?他们能明白什么?”

    杨浩拢了拢衣衫,叹道:“刚上来时只觉心神一畅,这才片刻功夫,就觉得罡风凛烈了,唉!高处不胜寒呐,这儿风大,咱们还是下去吧。”

    叶之璇疑惑地看看杨浩的背影,扭头再看看自楼上望去有些令人目眩的景致,只觉秋风真是欲来欲烈,酒后脚步虚浮,有种站立不住的感觉,忙也随在他后面向楼下走去……※※※※※※※※※※※※※※※※※※※※※※※※※※张德钧一回宫,赵匡胤立即问道:“官仓的粮食储备的怎样了?”

    “回官家,奴婢刚刚去看过,汴河上粮食源源不绝,仍在不断运来。如今官仓里的粮储已足够撑到明年河运重开了。依官家吩咐,今后汴梁城至少要有三至五年的存粮,所以如今还在不断地输运粮草。

    至于坊市间,果然如杨少卿所说,初一开始,朝廷敞开了售卖米粮,百姓疯狂抢购,官仓方面还真有些吃不住劲儿,可是三日之后,官仓粮食眼看告罄,百姓心安下来,便不再大量购买了,那些运粮至京的粮绅们吃不住劲儿,这时才想把粮食卖给百姓。

    可也奇了,他们越是如此,百姓们反而越不想买粮,结果粮价一压再压,还是卖不出去,最后只好以比市价低了四成的价格卖给官仓,嘿嘿,他们手中的粮还真是不少,官仓不但一下子又充实了,而且府库前些时日高价购粮的亏空也弥补回来了。”

    赵匡胤哈哈大笑:“好,这般奸商,就该以这般手段整治他们。唔……河运乃京师命脉之所在,经此一事,尤显重要啊。朕要让工部做好准备,明年开始,分段修筑永久性的堰坝水闸,以保障漕运更加稳定、快速。”

    赵匡胤说的兴起,不禁赞道:“杨浩此人,还是有些真本事的,他在鸿胪寺,似乎有些糟蹋了人才。唔……,唐国使节到了什么地方了?等他们进了汴梁,让杨浩去主持接待吧,等这件事了了,朕想给他换个衙门。”

    “依官家吩咐,现在漕运上唯有粮船可以一路畅通无阻,其他船只俱都要让路,就是唐国的使节也不得破例,他们的行程实不算快,估算一下脚程呢,唐国的使节现在应该刚刚过了泗州,距到京还有些时日呢,这事儿不着急。”

    赵匡胤不以为然地点头道:“不错,唐国使节来,能有甚么大事,让他们随在粮船后面慢慢地蹭吧。”

    张德钧陪笑道:“官家说的是。”

    他目光微微一闪,又以一副不经意的口吻说道:“现在各地官府也都知道官家甚为重视粮运,很少有人敢刁难粮船,抢道抢行的。今儿奴婢奉旨去查看漕运和粮储时,就在码头上见到几个吴越之地来的商人,正在抱怨说粮船阻路,行程太慢,他们携带了几坛送与当朝赵相公的海产,可是沿途的河道官员们也不肯予以他们方便,让他们先行。”

    “民心食为天,国以民为本,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啊,哈哈,河道官员能分得出轻重缓急,能不循私枉法就好。唔……嗯?”

    赵匡胤笑声忽然一敛,沉吟片刻道:“你说……有吴越之地来的商贾,给赵普捎了几坛海鲜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