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千五百零二章 坑死了(第2/2页)

    可现在钱已经投入到罗马实业之中,已经招人开工了,用来以物易物的汉室商品居然没到位,难不成让蓬皮安努斯用这些玉石啊,干果啊,橄榄油啊给罗马人退钱?

    开什么玩笑,这些和汉室交易品等值的物资,在罗马人手中能不能值三分之一都是问题,尤其是玉石,汉室也带不动罗马人。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汉室官方物资没送到,蓬皮安努斯觉得自己可能的被人送到罗马水牢之中。

    顺带一提,送水牢里面真的是保护蓬皮安努斯,要是那些提前交钱了的罗马公民没按时拿到丝绸,吃到糖,会出民愤的。

    正因为知道这件事很大,蓬皮安努斯在收到消息之后,果断通知罗马利益集团,六月解决不了这件事,我蓬皮安努斯进水牢也就罢了,你们还得在罗马民意的驱使下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罗马出现了最快的表决的方式,皇帝、www.00kxs.com元老院、骑士阶级代言人三方坐在一起,三句话搞定了,毕竟都不是卡拉卡拉那个二货,罗马帝国依旧需要为罗马公民负责,收了罗马公民的钱,最后东西没拿回来,那罗马帝国就需要动用武力了。

    故而趁着目前事情还有缓和的基础,先派人来加纳西斯这边问责,后面第十骑士已经准备好了,我管你中亚乱不乱,六月十五日收不到白糖和丝绸,那第十骑士亲自过来和你们谈谈。

    这事维尔吉利奥没有一点办法,罗马的利益集团如果简单分一下,那就是以皇权为中心的皇帝集团,以元老为中心的元老院集团,以及以骑士阶层为中心的骑士集团。

    这也是为什么维尔吉利奥在继承了法统之后,权势在罗马所有人之中都能称之为前十,因为他们就是罗马骑士集团的代表,这事他们不出力就不行,所以六月十五日见不到货,第十骑士就自己过来。

    后备的还有罗马皇帝护卫官军团作为罗马皇帝利益集团的代表,至于元老院的议会卫队,鉴于被第十骑士和皇帝护卫官军团鄙视,于是并没有出动,换成了第一辅助军团。

    总之罗马人本着为了丝绸都能掐死安息,这一次为了丝绸和白糖,再来一次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情况。

    于是三方团体先派人给加纳西斯来了一个问责,实际上这个问责更多是表示罗马帝国的意志——东部边郡总督,加纳西斯公爵,罗马帝国在米迪亚的国家利益收到挑战,现命令您全力以赴解决问题。

    有了这个问责,加纳西斯就可以开着东部边郡三个军团,并且就地征召罗马蛮军作为辅兵,主动跨过国界进行作战,罗马帝国将会为这次行动进行背书。

    简单来讲就是你赶紧给老子带上你最能打的部队去看看情况。

    加纳西斯在了解到意大利那边的情况之后,心下一寒,意大利各阶层的行为与其说是问责,还不如说是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蓬皮安努斯,毕竟目前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蓬皮安努斯将钱挪用了。

    不过想想,这可不是一点小钱啊,四亿多狄纳里啊,年初收到的,现在就花光了,加纳西斯都有些好奇,蓬皮安努斯是怎么花钱的。

    实际上蓬皮安努斯这把是真陷入了被动,塞维鲁,以及其他元老的钱,可以拖着,大不了就是口水仗,蓬皮安努斯还真不怕,真正的问题在于几百万公民给蓬皮安努斯的预付款。

    因为之前几次交易都成功了,有罗马帝国背书,蓬皮安努斯的国营贸易做的也确实不错,东西物美价廉,今年的时候大概有三百多万罗马公民交了预付款,然后蓬皮安努斯拿去搞实业去了。

    现在蓬皮安努斯想要将钱吐出来都吐不出来,元老院的元老就算是有钱,好几亿狄纳里也不可能替蓬皮安努斯拿出来。

    可这事很有可能动摇政府信誉,如果从平民愤这个角度考虑,搞不定的话,就得将蓬皮安努斯拿出来祭旗。

    问题在于目前这个情况蓬皮安努斯是不能死的,再一个,就算是蓬皮安努斯死了也解决不了问题,罗马帝国的屁股是坐在公民位置的,蓬皮安努斯收了预付款,搞不来东西,还退不起钱,罗马帝国还给这事背书了,这罗马帝国怕是得完。

    关系挑明到这个程度,罗马三大利益集团果断选择解决问题,既然是中亚的那群沙雕的问题,那就将沙雕全部推平。

    现阶段罗马有这个战斗力,直接派机动力最强,战斗力最猛,甚至罗马帝国都做好连阿尔达希尔圣殒骑一起铲平的准备了。

    不过事情目前还没有急迫到这种程度,塞维鲁先派人通知加纳西斯,让他赶紧解决,然后将机动力最强,又最让人厌烦的第十骑士装船发运,直接送走,船上还装了好几千鸵鸟。

    总之加纳西斯如果不能在第一次的出动就解决问题,作为罗马骑士阶级代表的维尔吉利奥就亲自带第十骑士来解决问题了。

    “给葱岭那边发一个公函,表示我们需要介入中亚的混乱局势,以保证米迪亚的商业畅通,给阿尔达希尔发照会,勒令二十日之内重整里海附近商道,维持商贸秩序,给陆伯言回信表示维持中亚稳定是我加纳西斯不可推卸的责任。”加纳西斯沉稳的给一旁的书记下令道。

    罗马的执行力有时候是非常离谱的,就像这次,加纳西斯在做完这些之后,当天就开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