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千一百八十二章 我陈曦不服(第2/3页)

    们其实能在少府领取建造资源,大不了在建设的时候就将取暖管道建设好。

    站在陈曦的角度,去中亚的九级爵位老兵是夯实国家在中亚的根基,去东北的九级爵位老兵则是移民实边,都属于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事情,所以一些基础的设施,陈曦是愿意支持的。

    也就是村寨的基础砖瓦房、外围围墙、地下管道、道路这些陈曦会予以支持,当然想要房屋、管道这些真正要命的东西,陈曦会类比中原犹有过之,保证不会出现村里人被坑的可能,毕竟经由各大世家的建设,陈曦已经确定了最佳比例。

    可地宫、城防性质的围墙这些就不属于陈曦包建的范围了,道路陈曦也会修,但这边陈曦所能的只会是三合土道路。

    毕竟哪怕是后世,面对东北的寒冷,道路建设也是一个大问题,还是现实一些用三合土比较好。

    然而就算是如此,这些福利也足以让拿到开荒令的老兵极为满足,当然各大世家其实对此是有些微词的,毕竟他们的封国陈曦没有给予基建方面的支持,对此陈曦只是冷笑,你们拿的好处还少

    “确实,从种田的角度来讲,你们考虑的问题是正确的。”陈曦点了点头说道。

    以当前的社会环境而言,只考虑种田,东北比起中原大部甚至还有优势,毕竟中原大多数的地方,在没有雷亟台的时候,也是一年耕作一次,两年一休耕。

    以西汉晚期的农书氾胜之书作为汉代农桑耕作的记录,那么其中明确的记载了“二岁不起稼,则一岁休之”,其意为种两年粮食就不繁茂了,需要休耕一年。

    东北黑土地更为肥沃,所以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一问题,根本不需要休耕,所以但从古代种田角度,不考虑垦荒难度的话,甚至还有一定的优势,当然也真就亏有天地精气,人类身强体壮,否则这个垦荒难度足够让人绝望。

    顺带这也是为什么雷亟台出现之后,只在半年的时间从北方传到了日南郡,因为这东西是真的神器。

    这是目前唯一一种能让冀州、青州、兖州、徐州、豫州这些地方温度较为合适的地方做到一年两熟的神器,哪怕是一茬种粟米,一茬种冬小麦,可一年两熟对于种田人的吸引力是非常致命的。

    更重要的是雷亟台扎上之后,是不用轮耕的,哪怕雷击带来的平均氮肥含量不高,但作为这年头粮食产量本身也低,雷击带来的氮肥甚至绰绰有余,种两茬普通粮食问题不大,最多产量低一些。

    故而有雷亟台的地方,目前有两种选择,种两种相对普通的良种,一茬冬小麦,一茬粟米,两者合计起来可能有个七石多,或者种一茬高产的超级良种,曲奇新研究出来的超级粟米,亩产六石。

    这玩意其实早在之前曲奇就研究出来了,但是所有的高产都需要考虑地力,以前没下发的原因就在于,种一茬下去,这地得缓两年,还不如种曲奇研究出来的高产四石粟米。

    这玩意儿刚好处于地力的极限范围之内,一年种一茬之后,剩下的时间种点黄豆什么的,成不成无所谓,第二年,还能继续种。

    实际上当时曲奇公开良种的时候,有亩产四石多,五石的,并不是曲奇的良种真的达到了这个水平,而是地好,土地的营养物质丰富,所以才能有那么高的产量。

    按照曲奇的估计,正常水平的耕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