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一章 奋战(第3/14页)

    不能打仗,壮壮声势,挥挥旗帜,呐喊两句口号也是好的。

    就这么七弄八弄,短短十余天,他就召集了七八万人,虽然质量不怎么样,但总算还是凑够了数。

    眼前的招兵盛况让江西的这些知府知县们开始头脑发热了,平时只能管几个都头和打屁股的衙役,突然有了这么大的派头,这么多手下,他们群情激昂,打算立刻出兵,去和宁王决一死战。

    可是王司令让他们失望了。

    兵法

    原本争分夺秒、急急忙忙招兵的王守仁突然改变了主意,他坐拥数万手下,士气也极盛,无论怎么看,此刻都应是出兵的最好时机,然而王大人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在这里常住,四处派人修房子安置家具,就差办一张吉安暂住证了。

    他下属的那些知府知县们全都不知所措,十几天之前风急火燎的是他,现在安闲度日的也是他,不知到底搞什么名堂,可他们素知这位王司令不是个善茬,也不怎么敢问,直到伍文定忍无可忍的那一天,这个谜底才彻底揭开。

    伍知府脾气比较急,看见王守仁不动窝,索性直接找上门去质问:

    “军队已经集结,为何不动?!”

    王守仁看着这个气急败坏的知府,却并不生气,只是淡淡地回复:

    “以你之见,眼下该如何行动?”

    “我军士气正盛,应趁敌军尚未行动,立刻发起进攻,必可一举大破敌军!”

    王守仁笑了:

    “伍知府,你读过兵法吗?”

    这句话把伍文定气得差点没晕过去,他大声答道:

    “属下虽是文官,自幼饱读兵书,也甚知韬略,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此时正是攻击的最好时机,断然无误!”

    然后他挑衅地看着对方,等待着他的回复。

    王守仁终于收敛了笑容,郑重地回答道:

    “你所说的固然不错,却并非兵家上乘之策。所谓兵法之奥秘,在我看来,只有八个字而已。”

    “此心不动,随机而行。”

    综合看来,这八个字确实概括了王哲学家兼王司令员的军事思想,他一生的用兵法则大都符合这八字方针。

    王守仁随即对此做出了解释:

    平叛之战确实应该速战速决,但此时情况已然不同,起初敌强我弱,需要拖延敌军,争取时间。如今我军实力大增,可以与敌人抗衡,叛军也已知道我军强盛,必不敢轻动,况且宁王经营洪都多年,根深蒂固,若我军贸然出击攻城,必然久攻不下,时间越久,祸患越大。此举决不可行。

    现我军龟缩不出,示弱于叛军,使其主力出击,然后看准时机,一举围歼,必取全胜!

    一贯好勇斗狠的伍文定服气了,他带着敬畏的神情看着面前的这个人,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王大人会有那个出名的评价——“狡诈专兵”。

    一切都在王守仁的预料之中,几天之后,决战序幕就将正式拉开。

    正德十四年(1519)七月,在洪都等了十几天的宁王终于觉悟了,日子过了这么久,别说十六万人,十六头猪也没看到,等到王守仁招兵买马的消息传来后,他才确定一个事实——上当了。

    但在悔恨惊慌之余,他意外地发现,王守仁并没有发起进攻,他随即判定敌军兵力不足,仅能自保,于是开始履行预定军事计划——攻取南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