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26章 【听不懂】(第2/3页)

    非常迷茫,一方面没有对手。让孙大先生失去了方向。

    以前有满清,有袁世凯的时候,作为在野党,坚定不移的反对派改革派和始终不移的革命派,收拢了一个庞大的人才群体。可‘国党’在同盟会时期就忽略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思想教育。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导致‘国党’多次分裂最重要的原因。

    孙大先生和章太炎之间的矛盾,之后又和黄兴之间的矛盾,问题的关键就是思想无法统一,从外面看,这是一个光鲜圆润的宝贝,掰开一看,一股子的腥臭味。什么人都有,什么龌龊事都干。仅仅从革命手段上,就五花八门,有的支持暗杀革命的,有的宣传军队革命的,有的认为只有呼唤民众才是革命最迫切的任务……

    想法太多,谁也不让的时候,就出现了谁也说服不了谁的局面。

    再加上加入‘国党’太容易,鱼龙混杂,免不了会有一些野心家趁虚而入。当年的陶成章就是被老蒋亲自手暗杀的,而原因就是作为同僚的陈其美觉得陶成章太过碍眼,处处和他作对。

    当时的老蒋,是沪军都督旗的团长身份,而陶成章是浙江督军。

    两人的身份有着天壤之别,就身份来说,老蒋当时在‘国党’之内,最多也就是一个撑场面的帮众而已,陶成章的身份却是‘国党’真正的大员,他的死,直接导致了浙江从‘国党’的控制之中脱离,匆忙上台的蒋尊簋无法服众,加上在燕京的时候被袁世凯扣押。

    最终,浙江的控制权落入了袁世凯的手中。

    不得不说,自己人的背叛,甚至是争权夺利,在民国是最可怕的。因为对于敌人,暗杀也就是极限了,但是自己人就不一样了,栽赃,陷害,暗杀,无所不用其极。‘国党’如此,北洋军政府其实也差不多reads();。

    在这样的大环境,王学谦还真的不敢轻视队伍建设,肃清部分别有用心的人。

    内奸,可不是在脸上有字的,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不过王学谦天生是个慵懒的家伙,对于工作的重视,往往让他的属感觉绝望。一个礼拜抽出一天的时间,签署文件,大部分‘重要’的文件被他质疑之后,抱歉。再等一个礼拜吧。

    因为在王学谦看来,除了救灾这种刻不容缓的紧急事务需要第一时间处理之外,其他都没有太重要的事。浙江的金融体系控制在他的手中。甚至民国的大半金融体系都受到他的控制。奸商翻不起浪来,在农业为主体的经济之中。少量的工业还无法撬动传统经济模式。而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之中,商人的囤积居奇,也是官员最头痛的问题了。一旦奸商被震慑了,基本上境内也就太平无事了。

    所以,王学谦有足够的理由,劳逸结合的休息。

    说他无为而治也好,说他消极怠工也罢。

    反正浙江的税收蒸蒸日上,加上持续发行债券。募集基础建设的资金,至少3年内,工业的显著效果还改变不了整体的经济环境。

    等到那个时候,他就该为浙江工业品的输出而头痛了,现在,还早着呢。

    熟悉王学谦作息的人,很快就发现,最近的王学谦似乎勤快多了。基本上每天就会到政府大楼,然后去警备司令部,警觉的人嗅到了一丝不一样的味道。可能要打仗了。

    在民国的官员之中,战争动员几乎不需要特别的开会传达精神。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