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39章 【投机的血腥味!】(第3/3页)

    

    “快差不多了。”

    “最多补充到预期的数量,保证工厂的生产为第一要务。至于……囤积棉花,这事就不要去做了。我们是做实业的,不是靠投机倒把挣钱,道不同不相为谋,做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是,大伯!”

    这是荣宗敬对后辈的点拨,当然可能会打击年轻人的积极性。但荣家从来都不是靠着囤积居奇而挣钱的,都是一分钱一分货的商品打天下。当然,他也知道自己的想法只能让后辈们认真,可真要让后辈都听他的,恐怕也很难。

    荣宗敬其实这段时间最为担心的并不是纱厂,而是运输的问题。自从杜月笙突然跳出来,横刀夺爱,见他原本看中的大达轮船公司抢到手了,还买下了阜新面粉厂,俨然从一个街头的混混,成为了荣家的竞争对手,这种感觉很怪异。

    按理说,杜月笙要是真的想要进入实业界的话,需要一个领路人。这方面,黄金荣不行,黄金荣虽然有正当行业,但是在商会内一点地位都没有,大部分商会的重要成员都不愿意和黄金荣做买卖。

    抢了荣宗敬看重的产业,杜月笙如果愿意表示一个和善的态度的话,找荣家是最好不过的事了。可迟迟没有出现的杜月笙让荣宗敬有点奇怪,难不成这小家伙找了另外的靠山?

    是虞洽卿?

    还是聂云台?

    这两个人,前者是上海总商会管事的副会长,后者是会长。在商界都是有着很大影响力的大人物。说起来,找他们两人也算是找对人了。

    担心因为错失了说和的良机,在运输上被杜月笙卡着脖子,荣宗敬可是好几天都睡不安稳了。可他的身份又摆在那儿,总不能放下身段去结交匪类吧?

    在荣家开始补充原料的几天之后,上海爱多亚路上的棉粮交易所的投机者们突然疯传起来,荣家在囤积棉花。

    这个消息本身很正常,荣家拥有民国最大的纺织工厂,收购再多的棉花也正常不过。可是在棉花价格不断出现新状况的时候,荣家正常采购棉花一下子就在市面上变成了荣家囤积棉花。

    不过是两个字区别,一下子点燃了上海滩众多投机者的热情。

    棉花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就成了上海滩最紧俏的商品。价格一天三变,每吨棉花的价格从700大洋,在一周之内,就冲破了1000元大关,就连对商业没多少兴趣的松井石根都瞪大了眼珠子不解地听着部下的汇报,内心的第一个感觉竟然是:这不是真的!(未完待续。)

    show_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