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89章 爱国者是不朽的(第2/3页)

    动力解决起来就更加的容易了,竖一块招工的牌子,几天就能让一个新开的工厂人满为患。对于商会来说,租界的工业用地虽然不错,但价格高昂,难以承受。而虹口,是他们不错的选择。

    无利不起早的事,也就那帮不明真相的学生娃才会显得激动和兴高采烈。

    商人看到的,永远和普通市民看到的是两回事。

    王学谦不难理解商人的想法,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做生意不控制成本,简直就是和自己过不去,对于商人来说就是败家,再大的家业也不够败的。

    其实双方的心里都是明镜似的,张謇这些人都是来探路的,有的是已经跟定了王学谦,没有选择的,比如聂云台;还有更多的人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王学谦表面上已经控制了虹口,但这是在各方多毫无动静的情况下。能够抵挡得住英国人的怒火,日本人的反击,才能掂量出王学谦的成色来。

    那时候再表示善意一点也不晚,怀着这样心思的人很多,打着两头卖好心思的也不少。王学谦更是心知肚明,在眼下他的声望在上海也仅仅是声名鹊起,想要一呼百应,还远远不够。至少工商界不会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有着太多变数的政府身上的。

    既然这样,就只能发动群众了。

    在虹口居住的百姓多半有这么几种人,来上海找生活的,这些人都是无业者,或者是又把力气,却没有挣钱的机会。只能靠着一把子力气,勉强糊口度日,生活极度艰难。

    还有就是小商业者,这个群体几乎没有信仰,他们所有的希望就寄托在自己的小产业上,几乎没有抵抗风险的能力。

    还有就是当地人,土地和房产一下子就被变成了租界的官方财产,就算是不是,租界出动巡捕房强行将土地贱买之后,大部分人都拿着那点微薄的征用费用,心中满怀对租界当局的愤懑,可是敢怒不敢言。

    最后就是学生,这是至少一小半家庭都会有的成员,是家庭的希望,也同时是最不满租界在上海的横向霸道的一群人。

    ……

    给找生活的人安排一个能够生存下去的伙计,将当地人的不满情绪彻底的撩拨起来,还有就是让学生醒悟,自己生活在一个极端不平等的环境之中,想要改变就要抗争。

    抓住这几点,王学谦坚信他的演讲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于是他做好了上台演讲的准备,没有底稿,只有不太成熟的腹稿,不少人都为王学谦捏了一把汗。

    是激化矛盾?

    还是稳定情绪?

    这是王学谦给所有人的答案,而且答案很快就会揭晓。

    不同于民国的其他政客,在民国,政客其实在公开场合的做派分成大量类,一种靠着宣传,全身的本事都长在了一张嘴上了,但缺乏实力的积累,一碰就倒的那种,动不动就跑路,活在生活报警的环境里,难免有点听风就是雨的惊恐;另外一种就是面对民众特别心虚,尤其是还有记者的情况下,但这些政客都拥有不错的官场关系,最关键的还有是实力。

    可王学谦的发展轨迹有点另类,他不怕演讲,也不畏惧实力上的碰撞。

    上万人的场面,连张謇这样的曾经的大人物都有点心虚。

    好在现场准备了扩音的喇叭设备,不用靠着一个人声嘶力竭地拿着一个破白铁皮喇叭,有种要把肝都要吼出来的劲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