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91章 招数太毒(第2/4页)

    不是了。

    这让两个领事馆的书记官怎么办?

    难道在备案中说明,这是两国驻沪总领事因为对《华盛顿条约》的不满,而进行的电话沟通,最后演变成为一场闹剧?

    其实在康斯丁爵士听到‘可怜的法国’这个词组的时候,就似乎感觉到了他和魏尔登说话的口吻怎么就那么熟悉,似乎在哪儿听到过。他当然听到过,而且还作为文件研习过,《华盛顿条约》其中包括了海军条约,各国在华利益分配,等一系列的条约构成。

    其中最关键,也是争论最为激烈的就是《海军条约》,这是规定在欧洲结束之后的15年时间里,世界主要海军强国对于水面舰队的规模,主要战列舰的数量,还有航母的总吨位的规定。

    在此规定之下,英美日法意五国将在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不会因为无休止的军备竞赛,造成紧张的局势。另外对于潜艇也有规定,在这场列强之间的互相撕咬之中,英国人笑到了最后,而法国人显然是一个失败者。他们连潜艇的建造资格都被剥夺了。

    面对老妇人似的喋喋不休的法国人,英国人在华盛顿会议之后,对于《海军条约》是闭口不谈的。

    因为法国人那种天生斤斤计较的态度,让英国人很不耐烦。

    当然,这是英国人站在胜利者的一方的结果。

    当康斯丁爵士意识到,他和魏尔登的这场谈话竟然沿用了他熟悉的华盛顿会议上,海军谈判时期,英国首相乔治劳合与法国总理白里安之间的谈判僵持的时候,心里恶心的不行。他固执的认为,这是法国人故意给他设套,把他带进了沟里。

    “傲慢的法国佬!”

    “固执的英国佬!”

    两人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扣下了电话的话筒,而且眼神不善地盯着各自领事馆的书记官,第一句话就是:“把刚才通话的记录不做备份!”

    “阁下,这恐怕不妥当……”

    “该死的,你想要让国内知道我和英国佬(法国佬)还在为《华盛顿条约》争论不休吗?”

    不仅不合适,就两人的身份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资格参加那么高规格的会议。

    在华盛顿议会之中,各国代表团最次的也是外交次长,或者外交副部长,参加最终《海军条约》谈判的主角,几乎是各国的总理、首相级别的大人物。代表美国的是总统哈定、代表英国的是首相乔治劳合、代表法国的是法国总理阿里斯蒂德白里安,所有与会人员之间,日本和意大利的外交次长的谈判团长自然在三国首脑面前低人一等。

    别说魏尔登和康斯丁只不过是各自国家的外交领事官员,就算是公使,也没有代表各自的国家参加如此重要的会议。

    双手攥成拳头,用力地扣在了维多利亚风格的简约小叶紫檀的书桌上,康斯丁爵士气的浑身发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是法国人故意的。至于是不是真的,这就不得而知了。

    英法在上海的最高官员再一次谈判崩裂,这让康斯丁爵士觉得很不对劲。

    他其实很想告诉法国驻沪总领事魏尔登,大英帝国绝对不会默认民国地方政权的挑衅行为,他已经发电报,请求远东舰队还有海峡总督的支持。

    当然,这种支持就显得很粗暴了,派遣军舰来上海,用武力威逼王学谦低头。

    他打电话的心思很简单,希望法国人参加英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