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92章 被黑(第2/3页)

    级官员了吧!曾经在上海滩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如今却活的这么憋屈,心里能舒坦吗?顶撞总领事他还没有这份胆子,但是英队中的传统就是,有质疑可以提问,一旦命令下达,不折不扣完成。詹姆斯少校虽然脱离军队很久了,而且也没有打算回到军队的念头,但是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爵士阁下,会不会太草率了?”

    康斯丁爵士感觉就像是被侮辱了一样了,眼神中透着仿佛能够刺透人心的寒光:“难道你有不同意见?”

    “这个?”

    “如果你能看出王学谦的真正用意,就算是我不写推荐信举荐你的才能,我想你也不会在上海被埋没这么多年了。”康斯丁爵士满是嘲讽的语气,让詹姆斯少校坐立不安起来。

    什么叫在上海埋没这么多年?

    上海是国际大都市,不得不说,上海甚至要伦敦都要舒适很多。至少对于詹姆斯少校来说确实如此。在上海几乎没有人敢对他吆五喝六的,可是在伦敦,谁会在乎一个少校的自尊?

    更何况是一个退役的少校?

    康斯丁爵士根本就不在乎一个总巡捕的感受,对他来说,给王学谦捣乱是他最需要做的,如何给王学谦捣乱就成了他这两天敏思苦想的问题。而现在,他认为机会来了。王学谦要搞虹口地区的人口普查,但如果在街面上散播谣言,说王学谦要搞‘人头税’,这话传的多了,就会有人相信。

    而康斯丁爵士要做的就是,收买一两家民国的报纸,大力宣传王学谦准备在上海敛财的图谋。

    远的不说,就说民国建立之后的上海历任督军,从陈其美开始算起,都是将上海当成筹备军费的重镇。不断的压榨上海的工商业和银行,逼迫满足他的敛财的目的。

    陈其美在上海三个月,敛财700万,这是当年都报道过的。

    有前科,有动机,这就足够了,根本就不需要证据。

    如果加上英国人控制的《东方泰晤士》、《字林西报》等英文报纸的宣传,在上海的外国洋行也会如临大敌。虽说,王学谦敛财还征收不到他们的头上,但是洋行也好,银行也罢,都是靠着民国的商人做贸易,要是民国商人伤筋动骨了,他们肯定会受到影响。

    还不仅仅如此,九国公约国家也会因为在上海的利益受到损害,被动或者主动地站到英国政府的立场上来。

    康斯丁爵士的目的就是如此,传播一个误导大部分人的消息,让王学谦顾此失彼,同时拉拢可以被争取的朋友。

    眼下英国人人单势孤,仅凭借英国人的强硬态度,不仅不会取得好的效果,甚至会引起整个民国对英国的反感和抵抗行动。如果那样的话,必然会酿成外交事故。

    为了确保英国的利益,康斯丁爵士决定还是先下手,至少不能让王学谦消停了。

    第二天,《申报》,《新闻报》之类的民国大报纸都没有消息,但是上海滩的一些小报纸却突然冒出王学谦在虹口开始的人口普查是为了征税,报纸上的描写还有模有样的,说是征‘人头税’。

    ‘人头税’的说法,有模有样的,不仅仅在西方有,东方也出现过。而且还存在过很长时间,可这玩意在清朝就已经消除了,康熙爷的时候,就已经被‘摊丁入亩’的新税收给取代了。此后一直就没有出现过,有学识的人当然不相信王学谦会倒施逆行,可问题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