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45章 挑人风波(第2/3页)

    是奋起直追的十年,而电力将是未来一个国家工业的基础,发电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能力。

    尼古拉特斯拉身上既然有这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虽然老头也挺紧张,觉得有些领域可能会触犯《专利法》。

    可民国有《专利法》吗?

    恐怕没有,反正王学谦没有听说过。在这方面,王学谦认为日本人做的很不错,这个时代的日本,英美等国不断地通过外交途径督促日本加入《巴黎公约》。别看日本在1826年就颁布了《专利法》,但是在日本几乎国内一天都没有执行过。或者说,只保证自己本国的专利,在仿造之路上,他们就根本没有停止过脚步。

    如果任何技术都要缴纳一笔数额不菲的专利费用,日本的工业化绝对不可能走地这么快。

    民国也没有,在民国压根就没有专利的概念。因为民国的工业品几乎全部都是进口的。专利保护,对于以前的民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军工企业的落后,所掌握的那些技术就根本就不在专利保护的年限之内。所以,王学谦告诉尼古拉特斯拉大胆的去仿造,他只要在某一项技术上填补了民国的空白,就能得到奖金。

    为了奖金!

    尼古拉特斯拉也是拼了,在福州船务局收刮了一批人才之后,马不停蹄地去了金华。

    巴玉藻的飞机制造工厂设立在金华,南平毕竟只有一条航道和福州连接,可是福州并不是最理想的机械制造基地。因为电力供应的问题,福州的电力只能是船厂自给自足。而宁波就不一样了,有了宁波的电厂已经有三座,发电能力几乎和上海持平。大量的电力供应,让机械加工工业蓬勃发展,加上港口的便利,大型船只能够畅通的进出宁波港。来自北方的煤炭能够便捷地运抵宁波,潜力巨大。

    而福州港的港口规模也好,港口泊位的停泊轮船的大小,都无法和宁波相比。

    终于摆脱了魏瀚老爷子的絮叨,王学谦于次日坐船抵达了宁波,可是刚刚下船,就见到风尘仆仆的巴玉藻。

    “巴兄,你怎么来了?”

    “尼古拉特斯拉是弄来的?”巴玉藻一脸的疲倦,显然是被尼古拉特斯拉气地不行。就尼古拉特斯拉拿挑剔的眼光,巴玉藻手底下最有天分的人才肯定被他看中了:“好家伙,带着一大帮子人来工厂,要不是带着特别通行证,我都以为是来打劫的呢?”

    巴玉藻是搞应用技术的,学的是飞机制造,但麻省理工本来就美国工程师的摇篮,他对尼古拉特斯拉的了解肯定要比王学谦深刻。当然在没有见到真人之前,敬仰之情是滔滔不绝的,对王学谦能够聘用尼古拉特斯拉这样的超级牛人他是举双手赞成的,挖人也是可以理解,但是他不能忍受的是尼古拉特斯拉在自己的地头一个劲挑人。

    好家伙,把技术人才都挖走之后,让巴玉藻让什么人去研发新的飞机?

    更可气的是,飞机制造厂的中流砥柱之一的王孝中似乎也被尼古拉特斯拉说动了。就算是王孝中和巴玉藻一样拥有麻省理工的工程硕士学位,比尼古拉特斯拉的学历高不是一截。可也挡不住这位对尼古拉特斯拉大神的膜拜之情。

    甚至有打算加入尼古拉特斯拉实验室的打算,这才是让巴玉藻坐不住的真正原因。

    巴玉藻、王助、王孝中,是民国航空业的奠基人,这三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