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93章 投产(第2/4页)

    开发者都一脑子疑问,他就没有看出来这款发动机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各项数据差到让人研发人员羞愧欲死。要不是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大功率飞机发动机上,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发动机在他的团队内开发出来。本来他也是准备作为一款用来训练团队成员,主要是一部分跟着他的学生的研发能力。

    可没想到,王学谦在听说之后就立刻将这款发动机推到人前。甚至是美国人的面前,本来曾诒经就信心不足,加上现场还闹出了美国人出丑的事,更是底气全无。

    可王学谦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首先,这是一款加工起来非常容易的发动机,各项的要求都比较低……”

    “这哪里是优势了!”

    曾诒经觉得很奇怪,简单的东西肯定是廉价货,这个道理王学谦总该值得的吧!

    但问题要怎么看?简单,当然预示着成本不高,推广起来容易,可是附加值低的产品真的有那么大的市场和吸引力吗?这还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好吧,作为工科男,曾诒经还是单纯的在王学谦灼热的眼神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简单就预示着价格低廉,只有低廉的价格才能符合民国的现实情况。同时,简单也容易加工,可以短时间内扩大生产规模,完成抢占市场;另外你们可能忽略了一点,民国的农业结构,尤其是在南方,都是以水田为主,大型机械很难在小块土地中完成机械化耕种,而小型的机器的优势就凸显了出来。所以,发动机功率小也是优势……”

    “这也成了优势?”

    曾诒经一再颠覆自己的三观之后,忍不住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明明在他看来是劣势的地方,王学谦却一口咬定是优势。这让他觉得周围的世界是否还是原来的世界?

    “当然!”王学谦给予了一个肯定的答复之后,神秘道:“关键不在这里。”

    “还有关键?”曾诒经已经觉得自己的智商在王学谦的忽悠下,有直线下降的危险。他压根就没有看出来,一款不成熟的发动机,在西方世界绝对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但是在民国,却成了一项伟大的发明。曾诒经固执的认为,一定是什么地方弄错了。

    这就是技术男和政客的区别了,曾诒经看到的是技术上的改进和追赶,而王学谦看到的是人才储备。

    德国的技术是先进,但是产能无法达到需求,一样会被苏联的廉价技术给拖垮。

    任何工业化,在初期大发展时期,最重要的不是技术有多么先进,而是产能要跟上去。而王学谦看到的就是产能,和产能息息相关的还有工人,工厂的配套,能源等问题。如果有一项明星产品,能够大大增快这一步伐,对于整个民国来说,就等于是朝着工业化迈进了一大步。

    而王学谦看到的关键问题就是人,人才是主导产能的最大问题:“发动机工厂一期已经投产了,但是你发现没有,工人很难招。不仅如此,还有培训的问题,就算是招聘了足够数量的工人,培训期间过长,工人无法掌握精确加工的技能,就只能干耗着。而且我们也不需要大量生产飞机。”

    “不生产吗?”曾诒经心中一紧,他就怕王学谦认为飞机行业无法带来利润,只能不断的投入,会砍掉一些项目。毕竟浙江的财政也很难支撑起一个领先世界的航天梦。可是他没想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