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43章 极品混混(第2/3页)

    商团之间的关系,要么是敌人,要么是敌对阵营。相反,虽然英国在民国人眼中,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国家,但是不得不说,江浙财团不少都是靠着英国的洋行,银行,才发家,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比如说:苏州的席家、宁波叶家等等

    唯一让三井昊觉得有点希望的就是,他手上拥有的萍乡矿务局的股份了。

    但是这有一个先决条件,王学谦对‘汉冶萍’势在必得。

    可王学谦表现的态度,让他大为失望。

    模棱两可的态度,甚至表现出让人容易误解的不耐烦和冷落。让三井昊得不得在心里扭转对王学谦态度的判断,对方的诚意到底有多少?还是王学谦原本通过宋子文,盛恩颐等人表现出来的占有欲,是否是一个骗局?

    从一开始,强大的自信,说话底气十足的神态,到犹豫,迟疑,甚至紧锁眉头。三井昊并没有要刻意避开的意思,事实上,他已经知道,他输了。

    从一开始拉着周作民,蛮横的让对方介绍王学谦开始,就已经输了。

    他输在了王学谦可以根本不在乎‘汉冶萍’的死活,而三井物产无法接受一个破败的工厂,甚至是烫手的山芋。

    在民国,能够对账面资产超过2000万的汉冶萍不动心的人,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准备将好吃懒做,败家惊醒到底的盛家四少爷,盛恩颐。

    另外一个就是王学谦了。

    唯一不同的是,盛恩颐对于分遗产分到‘汉冶萍’非常的无奈,因为他不想要,别看这份产业大的惊人,其实还不如上海的江南制造局的船厂来的更实惠一些。账面上,最大的负债是对日的借款,数目巨大,达到了让任何一个民国商人都要勃然变色的1500万。没有一个商人会傻呵呵的去接手这么一份产业,因为损失不起。虽然这个‘烂摊子’没几个人知道,但无疑,让盛家的老四非常堵心。

    王学谦是例外,他刚回国的时候,对‘汉冶萍’动心过,但是随着不断地深入了解之后,却发现,不管是汉阳的钢铁厂,还是萍乡的煤矿,都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好。加上日本人做假账的肆无忌惮,让他信心顿失。

    要不是偶然的几乎,他甚至想着去开发那个四川的磁铁矿了,而磁铁矿的冶炼,在20年代,还是一个世界难题。

    大冶铁矿场的到手。让王学谦多了一个选择。

    放弃用了20多年,维护不怎么样的汉阳钢铁厂的老设备,采购全新的设备,建立一家技术更成熟的钢铁公司。

    于是,三井昊就成了剃头担子一头热的局面,而王学谦就是不动心。

    恻隐之心,这种心态在王学谦的字典中是不存在的,尤其面对的是一个日本商人的时候。但同时,他也好奇三井物产为什么会在民国收拢资金?

    于是,王学谦试探性的在谈话中。第一次显露出和善的一面,宽慰道:“三井先生,萍乡煤矿靠近长江水系,作为优质的能源是非常有销路的。火车,轮船,甚至工厂、发电厂,都需要煤炭,拿在手里是不会吃亏的。”

    三井昊艰难的笑了笑,他诧异于王学谦不在表现的咄咄逼人的进攻性。反而让他有种摸不着头脑的疑惑,不过至少对方说的话还是善意的,坐在沙发上,微微躬身道:“王桑。你是不知道,现在的煤炭行情,都被英国的汇丰银行给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