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62章 说好的立场呢?(第2/3页)

    ,按照他的性格,说不定会剃掉。

    可是很多事都是无法更改的,比如说印象。

    民国时期中西医。绝对是两个水火不容的两个行业。

    有人奇怪了,为什么会是两个行业?都是医生,应该是一个行业啊!

    问题就出在政界、学界都觉得中医不科学上,因为中医说的阴阳调和,五行平和,对于普通人来说简直就先是天书一样难懂。而且中医还有自身很大的缺点,需要长期的经验和研究。学一两年的中医,出来的都是半吊子的庸医,害人害己。自从西医传入华夏之后,常常因为疗效快,药到病除,让一部分知识界的学者开始盲目的相信西医才是救命的良医,而中医却常常因为见效慢,经验不够老道的医生,经常会把病人从小病拖延到大病,然后将大病转变为绝症……

    在民国,反对中医的人很多,熊希龄内阁时期的教育总长汪大燮,作为内阁成员,他在1913年,就向国会提出,废除中医不用中药,要不是当时国内的反对意见太多,北洋政府不了了之,国内就再也看不到一所中医学校,也不会签发一张中医执业医师执照。

    这是高层方面反对的声音,还有文化界:

    作为文化泰斗级人物的梁启超,也反对中医,这位是坚决反对中医的,原因很简单,他认为中医腐朽,不科学。而且这位还因病被西医诊断为肾病,要割肾,当然最后连他都知道是误诊,可就是死不承认。被科学割肾,他认了。

    新文化运动的闯将鲁迅也反对中医,绍兴周家,原本是殷实的小康人家,就是因为周老爹生病,就诊于中医。拖了几年之后,原本一个富足的家庭债台高筑,每年过节都要在债主们的声讨中忍气吞声。他不反对中医,还真是见鬼了。当然,更贴切的说,鲁迅是反对庸医。

    老派人物严复也反对中医,认为中医将阴阳五行,听着像是巫术,不科学。

    ……

    还有很多知名的学者,文化名人,政府高官都在不遗余力的反对中医。

    中医俨然成为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

    实际上,也不尽然,让无数反对中医的中坚人士非常愤慨的是,很多社会上的上流人物,富商,官宦人家一旦生病了,首先想到的还是中医,而非科学的西医。这种认知在王学谦看来,已经是病态的偏执。是无可救药的固执。可偏偏有人就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一旦发现有人竟然支持中医,就要反对,要批判。

    余云岫遇到的就是这么一位。让他尤其愤怒的是,王学谦还是一位物理学博士。

    说好的立场呢?

    见王学谦并没有搭理他的意思,余云岫扭头看向了唐乃安,这位沪上的名医因为不久之前形象受损,有点不好意思见人的尴尬。当然。这些都是余云岫这个后来者不知道的。再说了,唐乃安多精明的一个人,思想开放,却不乏圆通的性格,让他能够在沪上名流圈里如鱼得水,已经超脱了一个普通医生的社交范围。

    就余云岫,逮谁和人说理的性格,在唐乃安的眼里不过是一个愣头青,他还没有到和这等人为伍的境地。

    不得不说,余云岫这个人还是一股子韧劲的。见王学谦不搭理他,他决定一展才学用医术说话。

    可是让他猝不及防的是,王学谦反而先对陆士谔开口道:“陆先生,还请劳驾为爱妻诊断。”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