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22章 【害人不浅的大周皇帝(下)】(第2/4页)

    外界说的王家学贯中西,其实根本就不是一家之主的王鸿荣。

    而是另有人在。

    书的名字很奇怪,叫什么《臣轨》。

    翻开之后,几乎每一篇的抬头,都有不少于四五十字的眉批。字迹清秀,也不过是让他惊讶一下,反倒是内容让他有些坐不住了。

    什么……

    “帝王行事在乎本心,错自臣子……”

    “断章取义,为主者,是非不分尚可,却错只有错处,上行下效之说,不过掩人耳目……”

    “示愚人,坦诚即可!交智者,善于辩。”

    ……

    怎么看这些话好像都有些大逆不道的样子,再说了,这家里的摆设,能够随手翻书,并随便仍在茶几上的,也就只有他的老妈,陈玉舒莫属。

    问题是,王学谦虽觉出了不对劲,但真要让他说出什么不对的地方,这就有点让他抓瞎了。他的古文功底……‘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样的诗句倒是难不倒他……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

    类似《画蛇添足》之类的,简单易懂的古文,他张口就来,总之一句话,九年制义务教育之中的,六年级一下的随便问。

    说出来有些磕碜,但古文这东西,学多了用不到,而且平时见面的时候,也不用文言文说话。比方说胡同里两个人面对面的走过来,一个说:“二哥,吃了吗?”

    “没吃呢?”

    “哎呦,正赶上家里的饺子刚下锅,去家里吃点。”

    “不了。婆娘做了炸酱面,回去就吃。”

    “炸酱面,这可吃的舒坦!好嘞,回见吧您呐?”

    “回见!”

    可真要翻译成文言文,连四书五经八股文考出来的酸秀才,说起来,都会觉得蛋疼。如下,同样的场景,两个街坊在胡同里碰面:

    其中一人问候道:“仲兄,饭否?”

    另外一人翻着白眼,咧嘴一笑道:“肚中无食,颇有饥肠辘辘之感!”

    “娇耳味美,可中意!”

    “拙荆已备下膳食,唯有炸酱面尔!”

    “呜呼呀,此物大善!告辞!告辞!”

    “保重!保重!”

    ……

    即便是傻的冒泡的‘老酸穷’秀才,和人说话也不会这么别扭。所以说,没有立志研究古典的人,是没必要学那些文言文来给自己添堵,至于东方传统智慧和文化的传承?自己不学,总有人会去学的,并乐此不疲的也大有人在,不必把什么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忒累。

    但是王学谦迫切的想要知道,楼上的那个女人心里的真实想法,看她喜欢看的书上的眉批,无疑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捷径。但让他郁闷的是,他竟然看不懂!

    看不懂不要紧,可为什么每个字都很容易懂,他却连一句简单的话,都看不明白呢?

    正在郁闷不已的时候,却听到耳畔传来一声娇滴滴的声音:“少爷!”

    这才反应过来,好像有人在扯他的鞋带,王学谦果断的怒了,心说:“这是哪里来的丫鬟,太不懂规矩了,竟然敢消遣主人,扯他鞋带。这不是让他要在房里出洋相吗?”

    可是低头一看,他却生气不起来了,脚边跪了两个粉雕玉琢的小丫头,看模样即便比小阮玲玉大一些,也顶也就多大上一两岁。小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