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12章 【危言耸听?】(第2/3页)

    骂。当缩头乌龟不成?”胡适不合时宜的打了一个饱嗝,他就是觉得周树人的性格太过于容易激动。

    他的观点更贴近务实:“我认为青年人的首要还是学习,年轻的时候一天到晚的忙于运动和游行,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靠谁去传承?”

    “如果民国的青年都麻木不仁,没有了明天,要未来有什么用?”周教授一开口,就对胡适的论断穷追猛打,这是他惯用的争论方式。

    可胡适并没有被周树人牵着鼻子走,显然不吃这一套,例数青年运动的得失,虽说有些牵强,但很多地方确实不是现在的民国政府能够解决的问题。

    问题不解决,无法解决才是关键。

    “眼下的政府,控制的军队,只能在国内做窝里横的老鼠,对外没有战胜的把握,甚至连作战的决心都没有。试问,无法在外交上态度强烈,获得生存空间。国内的年轻人又接连受到蛊惑。政府里外不是人,怎么办?”

    “胡教授如此淡定,必然有解决的办法喽”

    胡适觉得有点不太对劲,他甚至认为一开始自己就错了,压根就不该拉着周树人来。这家伙男脑袋都长着刺,自己不痛快,还要让人不痛快。最关键的是,他被架在了火上,就等着烤了。

    可也不能不开口,不然就弱了气势,更加的不堪。胡适细想之下,决定用一个普遍认可的外交辞令来解释当下的问题:“胡某不过是一介书生,对政治并不专业,只能用道听途说的话来解释一二。”

    继续开口道:“眼下的国际大局势是英法强势,美国出于自身原因并不愿意过多的干涉到国际事务中来。但是对于民国,因为在太平洋沿岸,还是能够让美国有所关注。”

    “战争获得的利益,自古以来都是非常巨大的,当然风险也很大,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是欧战之后,列强们显然已经开始怀疑,战争福利是否如同亘古不变的至理名言一般,能够在战后获得战争的所有消耗,并有所得?欧战打了四年,英法两国的国库为之一空,俄国覆灭,德皇出逃,欧洲的格局大变。但数千万的士兵和平民的伤亡,还有上千亿的战争经费,上万亿的经济损失,都不是各国能够承受的。战争过后,实际上欧洲各参战国的经济已经在崩溃边缘,不得不反思大规模战争带来的后果。”

    “所幸的是。一个共同的认识获得了普遍的认可和平。华盛顿会议限制了各国的军舰,就是一个信号。民国的问题比较复杂,但可以寻求国际的帮助,比如山东问题。就是在华盛顿会议上解决的,这一点,子高最有发言权了。我们这里,也就他作为外交官出席了那次会议。”胡适一开始还有些担心,觉得破绽很多。很容易被周树人攻破。可说了几句,发现自己的政治智慧属性被技法,大有滔滔不绝的样子。

    周树人反而会意一笑,开口道:“我说个故事吧”说完,他也不管周围人如何答应,就自顾自的说了起来:“我们乡下有个阔佬,许多人都想攀附他,甚至以同他谈过话为荣。一天,一个要饭的喜形于色,说是阔佬同他讲话了。许多人围住他。追问究竟。他说:我站在门口,阔佬出来了。他对我说:滚开去”

    这个故事有点冷,但铺垫,包袱和笑点都不缺,可问题是周围在座的人都笑不起来。

    胡适的一张脸,愁的像是一个包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