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下)(第2/4页)

    
    朝臣们纷纷出宫,却都不肯回家,大家聚集在太极宫门外,如同朝会般整齐地站在夜风,等待一个即将到来的噩耗。

    皇子们则在甘露殿外等候,殿内陪着李世民的却是他的后宫四妃和李治。

    太极宫外,哭声此起彼伏,李素抿着唇,幽幽叹息。

    李绩走到他面前,扬起下巴示意了一下,二人走出人群,来到一个偏僻的角落。

    “舅父大人有何吩咐?”李素道。

    李绩沉默片刻,叹道:“看来陛下……在今夜了。”

    李素黯然一叹,没说话。

    李绩接着道:“明日宫发丧,你小心陪侍太子殿下,父丧固哀,但太子身担社稷,勿使哀忧过甚。”

    李素点头:“是。”

    李绩仰望夜空苍穹繁星,苦笑道:“贞观之后,未知大唐又是怎样的气象?陛下是古往今来最圣明的君主,后人难追其功啊,太子殿下的压力不小。”

    李素沉默一阵,道:“或许,新君治下的江山,并不陛下差,大唐终归是一代强过一代。”

    李绩看了他一眼,道:“太子有如此才能?”

    李素点头,无肯定地道:“有。舅父大人和诸位叔伯应该相信他,支持他。”

    李绩叹道:“老夫自会全力辅佐新君。”

    顿了顿,李绩又道:“我们这些人都老了,这些年气力渐不如当年,辅佐新君能够善始善终的,只有你们这一代了,子正,陛下和新君都对你寄予厚望,你是未来的宰相之才,苍生社稷的重担,你要扛起来,莫再像从前那般懒散浑噩了。”

    李素苦笑道:“我尽力不那么懒,但是也别指望我太勤奋,我只为家人和自己活着,家人和自己活好了,再兼顾天下事。”

    李绩知他秉性,无奈地摇头一叹:“明明一身的本事,却有一副懒散的性子,老天真是瞎了眼……新君临朝,自有新气象,那时必然有新政颁行,将来殿下要倚靠你治理天下,你打算如何疏陈列新政?”

    李素沉吟半晌,缓缓道:“大唐从立国到如今已近三十年,而大唐的对外征战,也足足维持了三十年,咱们固然打下了广袤无垠的疆土,可也消耗了国力和青壮的性命,舅父大人,大唐该止戈息武,休养生息了,我认为新政的主要方向便是民政民生……”

    望着李绩笑了笑,李素道:“舅父大人和诸位叔伯,以后这些年恐怕没什么机会领兵征战了,平白少了许多军功,还望舅父大人和诸位叔伯莫怪罪。”

    李绩叹道:“老夫这些人虽说是沙场老将,一生功名只从马取,可我们毕竟是大唐的臣子,别以为我们个个都是凶神恶煞的老杀才,战场看着关子弟前赴后继战死,你以为我们不心痛么?接下来若能让子民们休养生息,我们也求之不得。”

    李素行礼道:“多谢舅父大人体谅。”

    李绩道:“说说章程吧,你打算如何发展民政民生?”

    李素道:“首先是垦荒,大唐国土不小,适宜耕种的农田更多,可惜很多都是未开垦的荒地,接下来这些年,各地官府行政的主要方向便是垦荒,既然征战暂止,不妨以徭代战,各地发动青壮开垦荒地,官府给予奖励。其次是推行真腊良种稻,首先从京畿之地附近推行,一两年初见成效后,不用官府颁布政令,百姓们自然会蜂拥而,争相耕种新稻……”

    “然后是兴修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