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龙岭迷窟 第七章 盗洞(第2/5页)

    装回了筐里,取出牛肉干和白酒,反正这龙王庙是假的,我们也用不着顾忌许多,三人就坐在神坛上吃喝。

    我们边吃边商量进盗洞的事,大金牙一直有个疑惑,这山体中既然是空的,为什么还要大费周折,在鱼骨庙挖地道呢?找个山洞挖进去岂不是好?

    我说不然,这里虽然有溶洞地貌,而且分布很广,规模不小,但是从咱们打探到的情报来分析,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当地人管这里叫作龙岭也好,盘蛇坡也好,地名并不重要,只不过都是形容这里地形复杂。

    最重要的一点,知道的人几乎都说这山里的溶洞是迷宫,龙岭迷窟之名,就是从这来的。所以我认为这片溶洞,并不是一个整体的大洞,而是支离破碎,有大有小。有些地方的山体是实的,有些又是空的,这些洞深浅长短不一,而又互相连接,错综复杂,所以掉进去的人就不容易走出来了。

    盖鱼骨庙的这位摸金校尉,既然能够在一片被破了势的山岭中准确地找到古墓方位,他一定有常人及不得之处,相形度势的本领极为了得。

    这个盗洞是斜着下去的,盗墓倒斗也讲究个望闻问切,“望”是指的通过打望,用双眼去观望风水,寻找古墓的具体位置,这是最难的;“闻”是闻土辨质,掌握古墓的地质结构土质信息;“问”是套近乎,骗取信任,通过与当地的老人闲谈,得知古墓的情报;最后这个切,在打盗洞的手法里,有专门的有技术叫“切”,就是提前精确计算好方位角度和地形等因素,然后从远处打个盗洞,这洞就笔直通到墓主的棺椁停放之处。

    咱们眼前这个盗洞,角度稍微倾斜向下,恐怕就是个切洞,只要看好了直线距离,就算盗洞打了一半,打进了溶洞之中,也可以按照预先计算好的方向,穿过溶洞,继续奔着地宫挖掘,不至于被陷到龙岭迷窟中迷了方向。

    我对挖这个盗洞的高手十分钦佩,这个洞应该就是附近通到古墓地宫中最佳的黄金路线,可惜没赶在同一年代里,不能和那位前辈交流交流心得经验。

    我对胖子和大金牙说:“盗洞很有可能穿过龙岭周边的溶洞,溶洞四通八达,里面还会有水,那样的话咱们就不用担心呼吸的问题了,如果是个实洞,那咱们进去之后每呼吸一次,就会增加一部分二氧化碳的浓度……”

    大金牙说:“这确实十分危险,没有足够的防止呼吸中毒措施,咱们不可贸然进去。既然已经找到了盗洞,不如先封起来,等准备万全,再来动手,这古墓又不会自己长腿跑了。”

    我说:“这倒不必担心,我在前边开路,戴上简易防毒口罩,走一段就在洞中插根蜡烛,蜡烛一灭,就说明不支持燃烧的有害气体过多,那时马上退回来就是;另外还可以先用绳子拴住两只大鹅,赶着它们走在前边,若见这两只大鹅打蔫,也立刻退回来便是;再说我这几副简易防毒口罩虽然比不上专业的防毒面具,也能应付一阵了。”

    大金牙见我说得如此稳妥,便也心动起来,非要跟我们一起进地宫看看。干这行的就是有这毛病,你要不让他知道地宫在哪,也就罢了;一旦知道了,而且又在左近,若不进去看看如何肯善罢甘休。

    别说大金牙这等俗人,想那些大学者也曾和一些考古学者多次联名上书总理,要求打开李治的乾陵。说是担心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