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839 世界杯后遗症(第3/4页)

    是战术的必然。

    皇马现在的控球率不低,基本上都能够达到55%到60%,如果是遇到一些实力较弱的球队,65%以上更是没有问题,甚至于可以达到极端的70%,当然,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往往就代表着是一面倒的大胜。

    假如说,巴萨的控球率是建立在控球的基础理念上的话,那么皇马的控球率就是建立在制造威胁进攻上,所以皇马的有效控球率更高,制造出来的威胁更多。

    杨诚要进一步加强球队彼此之间的跑动联系和策应,进一步提升球员彼此间的默契和传球准确率,他相信在经过了四年的培养和默契之后,球员们在这一点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以皇马今时今日已经成型了的控球风格,一旦球队整体的传球准确率得到提升,控球时间得到了增加,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有效控球率的提升,那么在一场比赛中所创造出来的威胁进攻次数也就会跟着增加。

    换言之,皇马的进攻威胁、射门次数,甚至可以说是进球数,都会再一次提升。

    本届世界杯赛场上,西班牙的战术实际上很有意思。

    这支球队的整体控球有点像巴萨,中后场稳健的确保控球时间,可是一旦球推进到了前场,立即提速,而且是通过那种快速的整体推进来提速,伊涅斯塔、大卫?席尔瓦和马塔,被博斯克誉为是西班牙战术最重要的三名球员,无一例外,在这支球队的作用都非常显著。

    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三名球员的技术细节也许有差异,可特点却出奇的相似,出类拔萃的大局观、超强的控球能力、脚下技术非常细腻、对球的处理能力精细到了极点,处理球的频率很快,无球跑动、策应和最后一传的能力都非常强。

    大卫?席尔瓦在西班牙队内的作用跟在皇马战术框架里的作用相似,博斯克直接移植了这名球员的作用,伊涅斯塔速度较慢,但观察比赛能力和传球创造力更出色,马塔持球突破能力出色,突破速度快,撕开防线更有威胁,但传球创造力不如伊涅斯塔。

    所以,博斯克平时的用人都是伊涅斯塔和大卫?席尔瓦分两边,一旦球到了他们脚下,立即变快,非常快速而娴熟的在前场三叉戟之间来回穿梭流动,而一旦遇到防守严密的球队,马塔就上去,发挥出他出色的持球突破和拉边拉扯的能力。

    这三名球员都是技术顶尖球员,优点缺点又各有不同,搭配上前锋比利亚,形成了西班牙所向披靡的前场攻击群,在世界杯赛场上,没有任何一支球队能够抵挡得住这四名球员所组成的进攻方阵。

    西班牙唯一输掉的瑞士不算,博斯克那一场比赛结束后才摆出这样的变化,从那之后,西班牙每一场比赛都以超高的控球率,但却充满效率的1:0拿下对手。

    说到底,实际上西班牙也同样欠缺直接冲垮对方防线的冲击型球员。

    但是在皇马,这类的球员不少,例如小小罗和卡卡,阿奎罗的冲击力也很强,还有两条边路的麦孔和马塞洛,西班牙国家队做不到的事情,杨诚的皇马却可以做得到。

    博斯克在学习和借鉴杨诚,但杨诚也同样在学习和借鉴博斯克,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相互学习,相互进步,共同发展的。

    打完了阿迪达斯的热身杯赛之后,皇马又在纽约和美国大联盟的华盛顿联队打了一场热身赛,同样是半主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