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零四章 凶残的达姆弹(第2/2页)

    两人尸体也顾不上了,直接抱着枪四处寻找掩体,躲避着不知道藏在那里的狙击手。

    “目标1,2全部命中,纳尔逊,我们该撤了,德国人很快就会找到这里的。”

    “明白!”

    卢卡斯庄园外的一处建筑屋顶,借助于墙壁上类似于瞭望口的洞口,一身黑色大衣冷漠装扮的纳尔逊,借助瞄准镜确定目标已经死亡后,这才飞快的开始拆装枪体,用的速度将将这只有些特殊的长长枪体分解完毕后,随即放入了旁边的黑色皮箱,和旁边的一名观察手沿着事先规划好的撤退路线,迅速离开。

    地上面射击留下的弹壳也被一起收走,丝毫不给德国人留下任何的线索。

    而在与这座建筑遥遥相望的另一幢建筑三楼窗户的位置,同样有两人迅速收拾东西离开,在他们离开后不到五分钟,一大队气势汹汹的德国人和法国警察便包围了这里。

    “头儿和佩雷斯应该已经撤离。”

    纳尔逊和自己的观察手交流了一下信息,一边在这条地下通道里飞快的奔跑着,一边注意观察着沿途的计时器时间。

    这条长约三公里的密道,里面足以容纳三个人并肩行走,高度约为2米,只不过如果仔细观察通道四周,就能看到大概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闪烁着红灯的计时器,旁边则是串联着一串定时炸弹!

    纳尔逊两人丝毫不敢耽误,每走过一处便将定时炸弹的计时器打开,等到他们撤离到安全距离后,炸药会将这条通道炸塌,丝毫不给德国人顺藤摸瓜的机会。

    作为第三小队,乃至整个夜行者大队枪法都能拍上前两名的纳尔逊少尉,在进入夜行者之前便已经是基地里的枪械教官,尤其擅长远距离射击,标准的狙击手。也是张扬为何将狙杀卢卡斯的任务交给这位纳尔逊少尉的原因。

    夜行者大队的成员里,佩雷斯,本弗兰克,纳尔逊这些人都曾经是教官,本身的技巧和经验远远超过了普通的新兵。由于这次需要互相配合,讲究一击必杀,张扬和佩雷斯都直接认定纳尔逊是最佳人选。事实证明了这个决定是正确的,连开两枪,连杀两人,枪枪爆头,这就是纳尔逊的成绩。

    也许现在没有后世那样精确地瞄准设备,激光瞄准之类的,但是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一个优秀的狙击手绝对不会只能依靠这些高科技器材。他所用的枪支是张扬根据后世的巴雷特,和霍华德熬夜划出的图纸改造的,射程和精确度远远超过了现在的由普通步枪改装的狙击枪,目前也仅仅制造出了两把,还是原型。

    一把被张扬分给了纳尔逊,一把留在了斯塔克工业作为原型研究。

    当然并不仅仅是枪法好就能爆头,之所以被子弹击中的卢卡斯少将和施莱尔上校两人丝状如此凄惨,其原因还是因为张扬犯规了。射击用的子弹不是普通的常规子弹,而是早已经被各国所明令禁止使用的达姆弹。

    达姆弹(dudu),英国制造的一种子弹,因印度加尔各答附近一个叫达姆的地方兵工厂生产而得名,俗称“开花弹”、“榴霰弹”、“入身变形子弹”,也有人称之为爆头弹,是一种不具备贯穿力但是具有极高浅层杀伤力“扩张型”子弹。子弹本身口径不一,多半由步枪发射,然而所造成的伤口与口径成倍数相差,并且与口径成正比。

    由于达姆弹造成的致死率和对伤员造成的巨大痛苦,十分不人道,因此早在1899年的《海牙公约》,就已经明令禁止达姆弹(入身变形枪弹)的使用。

    尽管已经被明令禁止,但是依然有暗中使用达姆弹的案例,毕竟这种东西不可能彻底禁绝,更何况是在十分混乱,难以管理的战场上。

    而这一次为了达到一击必杀的目的,在张扬他们到达法国之前,张扬便隐晦的接到了来自盟军高层的意思,允许使用一些特殊武器,当然毒气,细菌这一类会造成大范围和误伤的武器是严厉禁止的,但是张扬他们拿到的弹药里面,却多了几枚达姆弹的弹头。

    《海牙公约》只是禁止在国际战争中禁止使用变形弹,但是在反恐,狩猎中并未禁止,全面禁止的条约并未被通过,时至今日,美队依然普遍装备有达姆弹,也可以用来猎鹿,但是每人只允许猎杀一头。

    这几枚达姆弹也许是英国拿出来的,也许是美国,但终究是得到了上面的默许,张扬也没有多说,而是收了起来,直到在法国收集了卢卡斯的全面资料后,得知对方在集中营的累累血债后,才将达姆弹交给了纳尔逊。

    那几枚弹头经过改装,弹药清单上写的是常规口径步枪子弹,除了当事人谁也莫不清楚里面的猫腻。

    实际上不仅是达姆弹,子母集束炸弹由于其不容易全面爆炸,容易残留误伤平民的原因,在2008年由全球111个国家代表签字,禁用集束炸弹,但实际上,世界上生产集束炸弹最多的俄罗斯,美国,中国,并没有签署这份条约。

    所谓的条约其实也是有漏洞可循的,符合一定条件的新集束炸弹依然能够被通过生产以及使用,所以这份禁武条约也只是聊胜于无。与现在的禁止生产达姆弹条约有异曲同工之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