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一十章 军火贸易动向(第3/4页)

    的地方贩运而来。你说这桌饭菜的价格如何少得了?”

    阮经文道:“老板你莫诓我,这牛也就罢了,你说本地没有鸡鸭,还需从广州运来,我却是不信!”

    “本地当然有啊!田独河对岸就有好几个农场,起码有上千只的鸡鸭,可人家农业部不往外发卖啊!这海汉首长就有好几百人。每天得吃多少肉食?这景观大道上的饭店酒家,你随便找一家打听,问问所用的鸡鸭是不是从外地拉来的。”店家毫不客气地驳斥了阮经文的质疑。

    “算了算了,不用争了,我这便付钱就是了!”阮经贵见已经有人开始注意到自己这一桌,便不愿再与店家争执下去。从口袋里取了流通券出来,点数付给了店家。

    两人吃得倒是很舒心,但出来之后都免不了有点心疼这笔开销。如果是放在以前,这一顿饭吃三十多两银子,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何况今不如昔,不管是家产还是收入都远远不及以前。这么个消费水平,用不了几天就会把他们仅剩的一点家产给榨干了。

    “兄弟,明日开始,我们还是继续吃集体食堂吧!”阮经贵摸了摸圆鼓鼓的肚皮,叹了一口气对阮经文倡议道。

    阮经文当然也很清楚自家的状况,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

    阮氏兄弟看看时间已经差不多,便去了座落在山脚下的胜利港小学,在这里有专门针对新移民所设的夜校培训班,在入职之初都必须要接受一段时间的专业课程培训才行。阮经文在这里终于见到了兄长曾经提过的“电灯”,以至于他在当晚几乎根本就没怎么听进去课程,一直望着天花板上的LE灯发呆。

    由于胜利港地区的宵禁是从晚上八点开始,因此夜校课程的时间也并不长,一般每天就只安排两节半小时的课程。两兄弟上完课之后,便径直回住处休息了。

    相比阮经文的日程安排,阮经贵显然要繁忙得多,一方面他要继续在商务部进行实习,另一方面还得去办宿舍申请的相关手续,另外被关押进苦役营的旧友武森,也必须要尽快设法去找门路求情,否则多得几日,说不定这家伙就因为性子太烈而被海汉人给拖出去杀头了。

    阮经贵第二天便找机会向施耐德告知了自己牵肠挂肚的事情,施耐德倒也算耐心好,听他说完之后还帮他打了几个电话安排相关的事情。阮经贵虽然不太明白施耐德为何要拿着一个小黑匣子自言自语,但他听施耐德所说的内容,倒是与他的事情都有关联,当下也不敢发问,只是站在旁边静静等待施耐德把电话打完。

    “你申请的宿舍没问题,回头你自己去民政部拿钥匙,都安排好了。”施耐德先给了阮经贵一个好消息,接下来话锋一转道:“不过你说的那个武森好像有点麻烦,我中午约了颜总吃饭,到时候你跟着去,自己给颜总说说好话吧!”

    自从“海汉军工”开始掌管对外的军火贸易之后,商务部和军方之间就走得很近了,两个部门的头脑们经常会聚到一起,商量一下近期的军火销售状况和下一阶段的销售策略。而今天这顿工作餐也不例外,施耐德和颜楚杰碰头的原因,便是要商量接下来对福建方面的军火销售策略。

    在海汉对福建许心素集团开始实施军事扶持之后。许心素原本被“十八芝”所压迫的被动局面就逐渐有了好转。原本在1628年就被郑芝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