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90章 甘为鹰犬(第2/3页)

    有点感觉出来了,高烈目光在河北,而张铉的目光在天下。

    想到这,宋正本起身道:“卑职愿为窦公使者,为窦公去和张铉谈判”

    张铉在剿灭高士达,收复平原和渤海两郡后,便没有立刻返回北海郡,他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战俘及军务之事他扔给了房玄龄,作为主帅和事实上的青州之主,张铉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安抚地方,稳定青州军对渤海郡和平原郡的控制。

    平原郡对于张铉问题不大,平原郡的太守、郡丞和县令一直沿用原来的隋官,他们早就和青州有暗中往来,收复平原郡只是把暗变为明,几乎不费什么力气。

    但渤海郡就不一样,渤海郡从未进过张铉的势力范围,更重要是,渤海郡被高士达彻底清洗,原太守崔焕被高士达赶走,高士达自领渤海郡太守,下面郡丞、县令、县丞等等都是高士达军中将领担任,很多县令甚至还不识字,这样人不会治理地方,只会鱼肉百姓,短短数年便将渤海郡闹得乌烟瘴气。

    好在高士达是靠军屯解决粮食,在渤海郡废除了一切税赋劳役,所以他治理下渤海郡虽然混乱不堪,但还是有很多民众不愿离开渤海郡,算是对高士达废除税赋劳役的支持。

    处理渤海郡并不是任命几个官员就能解决问题,主要在于民众对青州官员是否接受,以后会不会发生抗税造反的一连串麻烦。

    张铉心里很清楚,民好治理,难的是地方士绅,他们掌握了话语权和大量土地,他们接受官员,接受缴税纳赋,那么民众也自然跟随,所以他只要赢得士绅的支持也就控制住了渤海郡。

    而赢得士绅支持的关键还是在于世家,世家就是最大的士绅,这是在隋朝时代绕不过去的坎。

    虽然清河崔氏在张金称肆虐清河郡时便举族逃到了渤海郡,但他们只是客居渤海郡,对渤海郡影响并不大,渤海郡真正的世家却是高氏,俗称渤海高氏,在河北地区的影响力不亚于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

    包括建立北齐的高欢,明明出身北魏六军镇的胡化汉人,也还要千方百计把自己和渤海高氏联系起来,显示自己也出身名门。

    渤海高氏真正的杰出子弟,恐怕还是大隋开国元勋高熲,协助杨坚建立大隋帝国的宰相,在高熲当政时代,渤海高氏曾显赫一时,成群结队的读书人跑来渤海郡,企图拜在高氏门下,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高熲失宠,继而被杨广处死,渤海高氏也彻底沉默。

    尽管高氏家族已经很少在河北各大家族的聚会中露面,杨广巡视涿郡时,他们也没有出现,但并不代表高氏在渤海郡失去了影响力,相反,渤海高氏依旧是渤海各县士绅的领袖,在渤海郡享有极高的威望。

    张铉在剿灭高士达后的第三天便来到郡治阳信县拜访渤海高氏。

    渤海高氏家主叫做高叔元,是大隋丞相高熲的从弟,已年近七旬,但身体健康,头脑也很清醒,他听说张铉来访,特地下令开大门迎接,这是继当年隋文帝杨坚拜访高氏家族后,高氏家族第一次开大门迎客。

    高叔元身材瘦小,精神很矍铄,在他身后跟着一群高氏家族的重要子弟,高叔元眼睛笑眯成一条缝,他仿佛知道张铉要来拜访高家,其实他坚决不承认和高士达有任何关系,就是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高家在隋朝已经没有机会,那么他们只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