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五十六章 正北(第2/3页)

    十分凄惨。

    此时大明国力尚强,最少远强过欧洲诸国在亚洲的势力,葡萄牙或西班牙,还有荷兰诸国试探性的进攻都被击败,明朝的南方督抚就可以解决掉不怀好意的侵略者,在几次小规模战事后,欧洲人不得不承认大明也是一个强盛而文明的国度,不少传教士写下了极度赞美中国的文章,眼前这些传教士的态度就十分恭谨。

    汤若望等人谢过之后坐下,这才他们才能打量眼前的这位巨商兼大明的高级武官。

    张瀚没有穿武官袍服,他和自己的部下们一样,戴着范阳笠般的笠帽,帽檐很大,可以给火绳兵在雨天时挡住火门和火绳,现在虽然全军几乎都改了燧发枪,但燧发枪一样需要遮挡,平时戴大帽,战时戴铁盔,身上则是灰色的及膝长的灰色长袍,胸口两排铜扣,腰间束皮带,下摆较阔,裤子则是马裤式样,脚穿皮靴。

    与普通士兵不同的就是张瀚没有军衔胸标,这是唯一不同的地方。

    汤若望发觉张瀚个头很高,这在北方的明国人里很常见,而且他立刻注意到张瀚的年轻,估计只有二十出头,这个年纪位至高位的明国贵族很多,有一些国公侯爵或是都督一级的高级武官都有不少是这个年纪,但他们是世袭的贵族,虽然有爵位但并不掌事,眼前的张瀚不仅是高官,而且是巨商,并且汤若望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个青年自己一手一脚打拼出来,此前他听说张瀚事迹时并没有太注意到张瀚的年纪,这时汤若望才惊觉,眼前这个明国贵人,年轻的有些不象话。

    气质上来说,两眼直视,目光炯炯有神,但并没有压迫性,也没有明国官员的那种故作威严,相反,张瀚的笑容很随和,刚刚开口说话时的声调也很轻,这些无形中缓解了传教士们的紧张情绪。

    “请教各位的尊姓,大名。”

    张瀚先问姓名,听到汤若望姓名的时候,他也是忍不住眼眉一挑。

    这个传教士是很有传奇色彩的,万历时来中国,走遍大江南北,明清鼎革时他经历了李自成和八旗先后入京,在自己的笔记里很清楚的记录了八旗兵入城时的情形,然后在顺治年间因为修编历法和中国官员争执,后来被下狱,康熙年间因为兔帝喜欢天文历法被信重,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巅峰,说起来确实是一个传奇人物。

    其余几位,张瀚并未听说过,不过他的态度和对汤若望一样。

    问完姓名后,张瀚道:“各位到我李庄,是想传教,还是想要谋事做?”

    汤若望沉吟一下,坦然道:“现在他们没有安身之所,主要还是想找点事情做,能获得收入才能长期在大明立足,顺道也会做传教的事,然后等南京教堂恢复,可能他们会返回南方继续传教。”

    “传教可以,要守规矩,在我这里做事也可以,我很需要人才。”张瀚道:“薪饷是月支八两

    (本章未完,请翻页)。”

    汤若望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月支八两银相对来说是高薪了,要知道这个时代的欧洲虽然已经有了大航海的红利,各国的收入还是普遍不高,此时英国政府的收入大约是一年二百万到三百万磅,折银一千来万两,和天启年间的大明国库收入相差不多,当然大明还有一年两千万石的粮食入库,还有大量的丝、绢、布等实物税,也有人丁税等赋税,论起国力还是把英国远远甩在身后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