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百一十五章 周期(第2/3页)

    情还是看看瀚海,也就是贝加尔湖,曾经苏武牧羊的地方。

    在抵达伊尔库茨克之后,骑队继续南下,开始不停的有蒙古人骚扰,每天都有可能与敌手交战,好在骑队不停的穿插闪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大队的北虏合围过。

    也有可能北虏投鼠忌器,蒙古人和俄罗斯的关系远比对大明要密切的多,特别是俄罗斯人和卫拉特蒙古人已经交往了几十年,在兼并了西伯利亚汗国之后,俄罗斯人与蒙古人的关系更密切了。

    其实双方的文化里有着共同的基因,俄罗斯人已经被正经的欧洲人称为是欧洲的鞑靼人,其实也没冤枉他们。

    骑队有三百多人,其中和裕升方面百余人,俄罗斯人二百余人,其中有一百多担任护卫的哥萨克人。

    除了护卫的哥萨克外,佩特林不辞劳苦的第三次出使,将再次与张瀚会面。

    当然这一次就是谈具体的合作事由了,佩特林穿针引线,多次辛苦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奔走在中俄之间,无非就是想把俄罗斯与大明这边的贸易做起来,双方的贸易公平来说还是很互补的,哪怕几百年后,俄罗斯人的毛皮等特产在当时的清朝和民国时期仍然是价比黄金的硬通货,广袤的西伯利亚有充足的各种各样的原生特产,很多货物在大明那边肯定会大受欢迎。

    而中国这边的丝绸,茶叶,瓷器,这三样在全世界范围都是响当当的硬通货,佩特林对和裕升的铁器,各种杂货,罐头食品,还有大量的军工产品都很有兴趣。

    说来有趣,几十年后俄罗斯人与清朝大打出手,扶持卫拉特人时给蒙古人了大量的火器,那些和大炮成为卫拉特人挑战女真人的底气,结果俄罗斯人现在却是觉自己的火器不仅比不上西欧的那些强国,连远东的明国人也是比不过。

    哥萨克,商队,这是俄罗斯人开拓西伯利亚的标配,好在还有杰日涅夫等人,这个团队的性质才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除了杰日涅夫本人之外,还有四十多个俄罗斯人跟着一起南下,他们有造船专家,有专门学习过设计船体的专家,也有技巧很高明的造船工匠……这一次由于郑芝龙等经验丰富的航海专家随行,和裕升算是真正的不虚此行,整个俄罗斯人海洋事业的精华,也是他们放在西伯利亚打算探寻北方海域的顶尖人才,这一次算是被张瀚给一锅端了!

    这一锅,直接把俄罗斯人顺着叶塞尼河北上探索北冰洋的成就给端没了,也给和裕升端来了这个时代除了荷兰西班牙英国等诸多海国强国之外的最好的一群造船和远洋专家。

    骑队出的时候刚下过最后一场雪,人们还穿着厚厚的毛皮衣服出,等翻过了萨彦岭顺着叶塞尼河南下时已经是夏天,等他们绕过瀚海抵达库伦城与伊尔库茨克的这个中间地带,并且来回的兜圈子,躲避着蒙古人的搜索骑队时,这时才觉,晚间的风又开始变得寒冷起来了。

    “这一走,穿越了冬,春,夏,三个季节。”莫宗通和一群人盘腿面对面的坐着,看着有点儿枯黄的草尖,不觉苦笑起来。

    在场的人和莫宗通都有差不多的感觉……这一来一去耗时太久了。

    郑芝虎忍不住道:“操,这一来一去怕不要半年,俄罗斯人和我们做个吊的贸易,一年交易两次,能赚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