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蕃部(第2/3页)

    价买他们的东珠和人参,建州部没有这些他们怎么办?大明自己拼命输血,养出来的狗却是咬了主人,天下奇谈莫过于此。前车之鉴不可不防,我们可以给粮食,但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利益,绝不白给,也不做赔本的买卖,他们有所得就必须有所失,这样才能保持平衡。”

    刘鹏说话的时候,所有人都相当严肃的听着,众人知道这不是刘鹏自己的意见,多半是张瀚借着他的口在宣布和记在漠北的民族政策,有得有失,想得到就得付出,张瀚一贯的态度。

    并不是说你弱我就得赔累着贴补你,凭什么?你不服来打,不服来战,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刘鹏的意思就是我的想法。”张瀚环顾左右,说道:“给了粮,他们不缺粮了就会有更多的丁口,贸易会给他们带来财富,但在此之前他们有太多的野性,而且沿河到辽东有太多这样的小部落,到更北之处有更辽阔的土地和更多的部落,大明在那边曾经立过几百个卫所,可想而知那是多大的地盘和多少部落了。我们不能和大明学,但我们可以试着和大唐学。”

    王鄣一震,说道:“召募蕃军蕃帅吗大人?安史之乱可就是这么来的。”

    “安史之乱不是这么来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这么来的。”张瀚笑了笑,笑容相当温和。他的这些部下,哪怕是个普通的参谋军官都有这样的学识和胆色了。谁能想到,这么一群人在几年前还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文盲?

    更叫张瀚欣喜的就是王鄣敢当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并没有曲意阿附,甚至在王鄣说话的时候,明显的赞同他的人很多,有那么多明显的点头动作,张瀚可不是瞎子。

    最少可以证明一点,张瀚一直以来努力营造的氛围还是延续下来了,可以说话也允许说话,但在张瀚做了决定之后就去执行,孙敬亭被派去台湾不是惩罚他说话,而是做了决定之后他的执行力度不够,这有违于张瀚一直以来的坚持的东西,允许说话和坚决执行,如果一个部下不提意见他不合格,但提了意见之后还是自行其事,哪怕亲近如孙敬亭也只能请他先走开一段时间,如果还是拧着不合作,那就只能安排到闲职上去了。

    当然表面的原因还是说孙敬亭需要当面去了解台湾的一切,这是给双方面子的说法,另外也确实这方面的考虑。

    孙敬亭的身份地位还在常威之上,而且一直在中枢主持大局,有他去,台湾那边就不再是争论的焦点,只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资源支持。

    内部总会有纷争,哪怕是张瀚在有些事情上也只能协调,一味强力猛作的话很容易使部下离心离德,得到的结果很可能恰恰与所希望的相反。

    “贞观至开元初,大唐用的胡兵胡将并不少,相反还很多,有很多仗并不是唐军去打,而是由归附的胡人去打,唐军只出少量精锐,指挥大量胡儿去打的胜仗不要太多。镇国守边,各地的节度使大唐边疆不断扩张,天宝时,除了安禄山,哥舒瀚和高仙芝也是胡人啊。”张瀚对王鄣,也是对众人解释道:“安史之乱,关键不是汉胡的身份,而是朝廷法度的崩坏,唐玄宗给安禄山一人身佩四节度印,边郡节度之兵数十万,他是汉人就不会反?节度之法可以使边郡兵有战力,不惧胡虏之患,但不能给节度使用人权和财权,要加以限制,也不能使一人节度多镇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