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水营(第2/3页)

    在他们身边,碧绿的树木和长及人高的灌木形成了大片的草从,道路上时不时的有差官和驿使经过,也有少量的佃农和庄户扛着锄头在道路边慢慢行走着,遇到官差和调动的铁骑兵他们就站在路边,向这些保护自己的骑兵们打拱致意。

    路边除了灌木和树木外,已经有了大片的田亩,周文郁知道从右屯到宁远再到前屯,这一大片方圆五六百里的地方能开的地都开了,收拢的难民有二十万以上,其中除了少数自己垦荒的外多半都是依附在各级将领之下的佃农,相比较自己开荒屯田,给将领当佃户要轻松不少,最少赵率教和祖大寿都会提供种子耕牛,还会给佃农入伍当兵的机会,逃难之人,有安稳的地方种出一口吃食来就满意的很了,何况还有各种帮扶。

    周文郁也没有靠近过这么边境的地方,他饶有兴致的一直观看着,袁天敕也是一样。

    越往前后,小型的军堡就越密集了,在一条蜿蜒的大河西边,似乎还有一个数里方圆的大型城堡建在河岸不远处。

    “那是大凌河堡。”周文郁对袁天敕叫道:“咱们再往西南走几十里就是三岔河了。”

    大明原本在辽镇拥有大量的军堡驿传,特别是在几个关键的点上,辽河的河套区域,广宁对蒙古边境和一直到三岔河沿岸,诸如西平堡等军堡就是这样沿河一路绵延而下,隔断辽西和辽中。

    在辽中则是有沈阳和辽阳等大城,南方是辽南四卫为密集防御区,在辽东除了北部的河套各堡之外就是以抚顺关为核心,北部的开原和铁岭,南边的宽甸六堡到边山关凤凰城一带,整个防御体系相当的配套,也使得大明牢牢掌握了后世辽宁省差不多大的地盘,外围控制区域则是建州部和海西四部到长白山部的沿山脉地带的女真部落,再到北边的索伦和鄂伦春,那是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再北部的黑龙江流域大明只在国初涉足过,其后就几乎彻底放弃了。

    总之整个辽镇一直处于军事前线,有泰宁卫和福余卫两卫蒙古各部,还有女真各部一直为患,所以辽镇一直没有设州立府而是一直保持着军镇的建制,并且修筑了大量的军事设施,孙承宗任经略之后开始大范围的重修军堡,包括被夷平的锦州,前屯,右屯,中左所,大凌河堡,小凌河堡等处都重修了,在这些地方安置了好几十万逃亡难民。

    周文郁没有时间感慨,也没有这种情绪,倒是袁天敕一直闷在宁远城里很少出来,这一次算是开了眼界。

    特别是途中有大量的骑马官兵也是在往三岔河下游柳河河口方向赶,甲兵耀眼,士伍腾壮,令袁天敕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豪情,这么威武雄壮的队伍,为什么包括家主在内的这些大人物都认为打不赢建虏哩?真是奇怪!

    ……

    鲁之甲把自己的中军立在离河三四里远的地方,毕竟河边蚊子太多。

    四周到处都是帐篷,来来往往的将士吃着干粮骂着粮,有一些机灵鬼脱了甲胄和衣袍,光赤条条的在河里捕鱼,逮上来鱼要么煮汤要么烧烤,居然也能大打牙祭。

    这里已经荒芜太久,原本的农田早就长满了杂草,有一些倾颓的村庄也象是鬼村一样,砖瓦建筑都长满了野草和绿苔,草房都塌了,住在这种村落里还不如住野地,好歹野地宽敞干净,不象住村里象是住坟地里一样。

    事实上每个村落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