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离去(第2/3页)

    要记得,只要咱家在一天,和记就没有人能动,谁敢上,咱就剁谁的手!”

    崔呈秀其实就受人之托,当然自己也是颇为意动,他想看看厂公对和记的态度是不是有所改变……和记现在养的太肥了,已经到了叫人失去理志的地步,在京师的水面之下,早就是暗潮涌动了。

    有了魏忠贤这样的话,就算再眼馋和记的财富,估计想动手的人也得惦量一下,是否值得冒着魏忠贤的怒火还有和记本身的实力做这样的事,没有最顶级的权力支持,和记这样的商家已经不是普通权贵可以触及的目标了。

    “捞银子是可以。”魏忠贤半躺在椅子上,由着几个小火者替自己捏着腿,他眼睛半闭着道:“不过要提防惹出事来,你们这些人千万要记得,皇爷用咱是为了咱能办事,能替皇爷分忧,而不是尽给皇爷添乱子。咱们这样的人,什么九千岁什么秉笔提督,有没有权,能不能长久富贵,其实就是在天子的一念之间,你们哪,千万要记得!”

    ……

    “止生哪,钱粮帐目尤其要紧!”孙承宗坐在椅中,长随送上温热的毛巾,孙承宗擦了手脸,对着茅元仪正色道:“交接之时,最忌讳帐目上有大宗亏空。”

    茅元仪点了点头,正色道:“在下知道,一定会做的很好看。再者说,我们经略行辕的帐目一向就是清清楚楚,非可取之银,从上到下无人敢擅取一文,所以不管是帐目还是仓库,都没有什么叫人可议论的地方。”

    柳河之败以后孙承宗就请辞了,当时朝中突起纷争,没有人穷追猛打,天启皇帝这个好学生当然是将奏折驳了回来,所请不允。

    不过朝廷没有理会孙承宗的力保,还是派校尉到山海关开读,将马世龙给抓进了诏狱……这就是很明显的迹象了,皇帝考虑到阉党所请,对辽东经略换人已经板上钉钉的事情。

    孙承宗相当识趣,在朝廷相当混乱时没有继续坚请离职,入秋之后,开始隔几天一封奏折送上去,连续上了七封之后,皇帝终于御笔批复,同意孙承宗所请,赐给乘传,加特进光禄大夫,加荫一子为中书舍人,赐银币,坐蟒,表里等赐物。

    恩旨一下,辽西上下虽然遗憾孙承宗的去职,但从皇帝对孙承宗的恩遇来看,显然孙承宗圣眷未衰,只是辽西一任数年,去职乃理所当然之事,若朝堂再起反复变化,孙承宗重返内阁是必然之事。

    以孙承宗的身体状况,再熬十来年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谁知道最终的结果会是怎样?孙承宗已经是文华殿大学士,加衔是兵部尚书,将来一旦起复可能就是首辅,所以接到诏旨之后,在等候高第来交接的这段时间,孙承宗的日子反而过的比之前还要惬意,各地的官员和镇守将领都纷纷来送行,带着各处的土仪前来,对孙承宗还是百般奉承,当然也有很多人表达了惜别之意。

    今日就是替此前的幕僚送行……当年赴辽镇上任,鹿善继和王则古负责筹画军需,沈棨和杜应芳负责维修甲仗,孙元化修筑炮台和铸炮,宋献,程仑负责购买战马,万有孚负责砍树,袁崇焕负责建造营房,后来前去修筑守备宁远。

    祖大寿先是和金冠守觉华,后来和满桂一起去了宁远。

    鲁之甲负责搜救沿途逃来的难民。

    马世龙和孙承宗自己沿途巡视,多次前往锦州和前屯一带巡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