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第2/3页)

    说道:“这是妓家捧人的惯技,捧的在下高了,对彼辈声名也是有利。”

    江南在这个时代简直是异位面的存在,名人多,名士多,士风优容而颓废,讲究的是享受享乐,因为隆万开海,江南地方异常的富裕,小民百姓都有一些情‘操’情趣,对这些有文名的名士有一点追星族的感觉。妓家一旦能诗能文,又能与名士唱和,等于是坐抬身价,对发展大大有利。

    茅元仪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在江南一带早就很有名气,到京师才会被捧起很高。很简单的事情,在京的江南籍官员极多,江南士子也多,自然会将家乡的名士给捧起来。

    北地名士对江南的这种浮‘浪’作风还是颇为抵触的,孙承宗先是笑了几声,接着就面‘色’严肃的道:“止生此去也不要太‘浪’掷时光,虽然老夫要乡居了,但未来还是有可能起复,到时候止生一定要来帮老夫的手,如果能立下功劳,好歹能封妻荫子啊。”

    “是,晚辈一定谨奉教导!”

    茅元仪面‘色’也严肃起来,对孙承宗,他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对方的教诲,当然没有丝毫叫他抵触的地方。

    “地方上可还平静?”

    “都还平静。”茅元仪道:“现在新经略未至,大政方针不定,朝廷也严谕各镇将严守各自信地,不得擅为擅动,所以比起此前还要安静许多。”

    孙承宗认真听着,情不自禁的捋须沉思……

    如果马世龙和鲁之甲,李承先打赢了柳河之战多好……

    他很快摇了摇头,就算打赢了自己也不会在辽西太久,一场小胜之后朝廷里的那些言官必定又攻讦无有大胜,总之要找理由都是现成的,除非他孙某人能在年内平辽,不然的话总会被人找到攻击的理由。

    朝中无人难做官,何况还是最重要的封疆大吏?

    辽东经略,这个位子是当之无愧的疆臣第一了,虽然以孙承宗文华殿大学士的身份未必稀罕,但从内心深处来说,执掌一方大权,麾下最多时二十多万将士,十几位总兵官,数十万军民百姓听任自己提调,总督,巡抚,任凭自己去留。这样的权势威风,说起来虽不及内阁首辅对国家大政的影响,但这种酣畅淋漓的使用权力,这种建衙开府,起居八座的威风,为官一场,似乎可以没有遗憾了?

    再加上对辽西大局和国家大政的影响,也足够叫孙承宗骄傲和自豪了。

    “但愿高升之能把辽西的局面维持住吧。”孙承宗慨然一叹,神思一转,已经想着自己返乡之后的乡居生活了。

    ……

    数日之后,大队仪卫簇拥着新上任的辽东经略高第前来上任,整个山海关都轰动了。

    武将来说,只有满桂身负重任没有前来,其余的赵率教和祖大寿在内的辽西将领多半都前来拜见新任经略。

    大道之上,到处都是穿着武官袍服或是披戴‘精’美铠甲在身的将领,最小也是游击将军,最大则是总兵重将,披着各‘色’披风自官道上飞驰而来,各人都带着数十个亲兵内丁,均是穿戴甲胄,飞驰簇拥于将领身侧,时刻替他们的主人飞马上前喝斥行人开道,只有抵达宁远和山海关附近时,这些内丁才会老实很多……人所皆知,参政兼宁前道袁大人对丘八们向来不假辞‘色’,哪怕是因为脾气强硬和自己的部下翻脸也是在所不惜,相对于位高权重的辽东经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