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骑战(第2/3页)

    乱,并且在侧翼斜跑,不少骑兵开始在马上射箭或是打放火铳,这些举动当然招致了女真这边的耻笑和鄙夷,包括曹振彦等包衣在内的骑兵还是继续坚决向前冲刺,并且加快了马速。

    在疾掠而过的冷风之中,曹振彦的身边不停的落下箭矢,但这些箭多半是轻箭,明军的弓力严重不足,只能射出轻箭,在疾风之下很快就飞掠而过,彻底失去了准头,曹振彦等人都戴着铁盔或是皮盔,身上有绵甲和锁甲,对这样等级的箭矢根本毫不在意。

    女真人和汉军包衣一起发出怪叫声,他们要冲阵了。

    没有花巧和再变阵了,所有人都在投掷了一轮轻兵器后挥刀杀入明军阵列。

    这是从两翼迎击又遇敌之后的搏杀,几乎是转瞬之间明军的厚实阵列就被打穿了。

    一个个铁骑营的明军将士发出意义不明的叫声,有人继续斜跑,哪怕是跑向后金兵阵列的方向,也有人机灵一些,在原地开始横跑,由于马速过快,田野中有不少残留的坑洼地方或是田埂,不少人摔倒了,这些人放弃了战马和兵器,相当狼狈的逃往身后。

    更多的人被打穿了,被刺落或劈斩下马,所有人都在原地兜圈子,发出各种叫喊,推挤挡住的同伴,希望落下来的战马不是砍向自己的……在这种时候,人的思维能力已经僵硬了,只有最本能的反应。

    如果是经验丰富的老兵就不会如此混乱,因为越乱就会死的越快,只有保持镇定和继续坚持抵抗才有活下来的机会。

    训练也可以弥补经验不足的隐患,可惜明军将领都没有给营兵足够的训练,哪怕是备受重视的铁骑营也是一样。

    关宁铁骑的成长和各种战事也是分不开的,从崇祯二年农民起义开始,大量的关宁兵被调入关内做战,获得了相当的战斗经验,到了东江兵为主的孔有德等人发动吴桥兵变时,关宁兵的战斗力已经远在一直打游击的东江兵之上了。

    到了一片石之战和入关之后,关宁铁骑终于成长为能和当时的清军一较长短的精锐兵马了,吴三桂老迈之后康熙这二愣子要撤三藩,用的手段又极其拙劣,终于逼反了一心想在云南养老的老吴,关宁铁骑悍然北上,清军各处的兵马无人是其对手,满洲八旗多次大败亏输,如果不是吴三桂老迈早死,天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那就可真是完成了从军阀到帝国转变了。

    此时的关宁兵多半是完全没有上过战场的新手,在后金兵强悍的攻击下很快就从混乱到败逃,当中还损失了相当多的人手。

    对面的明军初步完成了整队,但几队派出来的骑兵都溃败回去了,明军将领估计也很震惊,将旗摆动,阵列内鸣金之声大作,接下来明军开始排起方圆阵,标准的稳守阵列,得胜的后金兵一边跳下马来收取战利器,剥下死去和重伤明军的衣甲,收拢战马,捡拾兵器,一边由大量精骑在明军阵列四周策马经过,明军大阵相当的宽广,但在没有游骑掩护下的本阵相当脆弱,犹如一块被潮水不停拍击的岸基礁石,虽然还堪稳固,但被潮水侵袭久了就一定会坠落入海,最终获胜的还是海潮。

    还好天气拯救了明军,在后金兵呼啸威胁之时,天气从晴空万里慢慢转为恶劣,风越来越大,接着乌云密布,然后狂风大作,雪花伴随着强风一起降临,气温陡然剧降,这样的天气下再坚强的战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