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驿卒(第2/3页)

    “固原,送了一些公文信件,又带回来一些,也有朝廷的邸抄。”



    “哦,”刘把总的眼神一凝,说道:“辽西那边咋样了?”



    “消息不好。”李鸿基沉声道:“连丢数十堡,听说老奴攻到宁远了。”



    “大军没有还击吗?”



    “没有。”李鸿基摇头道:“都是各堡弃守,将领和士卒逃跑的话头,看了叫人闷气的很。”



    “入他们娘的。”把总怒声道:“朝廷一年给咱们多少,给他们多少,打起仗来就算将官跑了,当兵吃粮的就不管不顾的跑了?真他娘的气闷,替他们燥的慌!”



    李鸿基闷声道:“是这个理儿,同样的钱粮和铠甲兵器给咱们,打出来的仗不会是那般难看的模样。就算辽镇的兵全是新兵,这个道理也不中,咱们这边就算拉一队百姓练上几年,还有那般好的铠甲兵仗,怎么能打不赢?”



    “那是,咱们是老秦人嘛。”



    秦地的人,对曾经辉煌一时的大秦帝国仍然有着认同感,在这种朴实的感情之下他们会自称为老秦人,这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就象还有很多人称西安为长安一样,汉唐之时不仅是关中的骄傲,也是整个华夏文明的骄傲。



    李鸿基抿着嘴唇,对把总的话相当的赞同。



    秦人为兵,刚烈沉毅,勇往直接,且又有韧性,在优势的条件下能打胜仗,要打败仗也不会一触即溃,不可能象辽镇那样败的那么难看。



    在李鸿基心里,东虏不过是和北虏差不多的蛮夷,可能强盛一时,但不可能是汉家儿郎的对手,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强兵的对手,他不怎么把这些蛮夷鞑子放在眼里,对辽西的事儿关注的是辽镇没用,而不是女真人的强悍。



    这种心理影响了他后二十年的很多决断,直接导致了华夏文明三百年的断层。



    当然李鸿基的骄傲也不是完全没有来由,以秦人为主的农民军相当的强悍坚韧,李鸿基本人就是杰出的代表之一,而在洪承畴领八总兵援锦州时,力战不退,在劣势下勇敢冲向皇太极大旗的军队,仍然也只有秦军一支而已。



    “咱们不扯这些了。”把总对李鸿基道:“你赶紧去各衙门送公文,迟了要小心挨板子。”



    李鸿基看看城门口,说道:“不迟,我早到了半天,离时限还远着。大人,这一趟逃难的又不少啊。”



    “嗯。”



    刘把总点了点头,说道:“是不少人,还好朝廷有赈济要到了,上头叫开门,要不然的话也不能这么全放进来,要出乱子的。”



    李鸿基已经当了一年多驿卒,他喜欢动弹,不象有的驿卒就呆在驿站里伺候差事就行,驿站里出外跑的活计都是李鸿基给包下来了,这一年多跑下来,地方情形熟了,地理当然也熟了,很多人情世故,地方公事,自然而然的也是熟悉了不少。



    “鸿基,”刘把总笑着道:“啥时过来帮我,过来我就给你个队官当当。”



    “不敢。”李鸿基笑道:“弟兄们都比咱强,哪能这样,把总大人这么一说,我是定然不敢过来了。”



    驿站呆着很舒服,不要操练,无非就是跑跑路,还有马料可以tānwū,总体来说这差事比边军不容易谋,当了驿卒足够养家糊口了,朝廷一年拨给驿站几百万两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