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 传播(第2/3页)

    ,加上在百姓心里的声望,自己跟风可以,若是首倡的话在延绥这里名声就立刻臭不可闻,这事做不得。

    洪承畴思忖片刻,终道:“我等静待其变可也,不必着急。”

    ……

    河套地区收复,火落赤被俘,这消息如闪电一般的传扬开来。

    “来,替我将那坛最好的汾酒拿来,我要大醉一场。”

    太原总兵张全昌召集心腹和附近驻军将领,所有人齐聚一堂,均是有难掩的兴奋之色。

    “我张家也是榆林将门世家,多少先祖死在抗击北虏的战场上。”张全昌道:“在大同任总兵时,未曾想居然会有看到张大人收复河套的这一天,不管怎样,此事都当得我们大醉一场。”

    “替大帅贺,替张大人贺。”

    所有人均是举起杯来,种种情绪难以言表。

    有个将领说道:“替朝廷贺。”

    众人侧目而视,那人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赶紧低头不语。

    “嗯,就不为朝廷贺了。”张全昌哈哈一笑,说道:“不过朝廷会怎样我们都不知道,也不要瞎猜想,圣天子在位,胸襟宽广,和记到底打的是北虏,没有和大明过不去,朝廷就最多装不知道,不会有什么处断的。”

    众人都是陪笑,在场的都是张全昌的心腹,各人都使着眼色,猜测着张全昌的心思。

    “从今天起,”张全昌大口饮了一杯,说道:“和记的规例我减收三成,过往车队,不准任何人多收一钱银子,以前大伙觉得和记有钱,人家给了规例还想办法多打抽丰,我睁眼闭眼的也不当真,从此之后,再有敢犯的,可别怪我张某人翻脸不认人。”

    “我等不敢!”众将站起身来,忙不迭的都答应着。

    ……

    消息传到大同时,整个城市也是瞬间被点燃了。

    大同总兵近来换了三任,新上任的是渠家帧,这是个年资混上来的老将,家族没有什么实力,本人的内丁不到二百人,谁都知道这就是个过度人物。

    对和记的消息大同镇的人已经接近免疫,这里是张瀚起家的地方,任何人都可能与和记牵扯上关系。

    开始时是新平堡,后来是天成和镇虏两卫,再下来是灵丘为主的各州县,然后就是大同府城。

    现在整个大同诸多卫所州县,已经没有哪个地方与和记无关了。

    灵丘的铁,李庄的布,大同的各大商号,新平堡等处的出口贸易。

    任何一处都难免与和记有关,包括散布在大同府各处的百万亩的土地和好几万人的佃农与他们的家属。

    加上从军的将士和其未迁上草原的家属,吏员和商行人员。

    整个大同府现在最多二百到三百万左右的人口,最少有四分之一的人与和记有直接的关系,百万人以上与和记有间接的关系。

    如果朝廷视和记为反贼,按洪武年间的标准大同得死五十万人。

    按永乐年间的杀法大同得死十万人。

    就算是嘉靖年间,大同最少得死一千人,流放五万人。

    所以这座城池和它所管辖的州县卫所已经近乎与和记还有张瀚是一条心了,和记荣,大同荣,和记衰,大同亡。

    这种捆绑是在不经意之间就完成的,在天启六年的这一天,大同的士绅和百姓当然还有商人们才赫然惊觉,他们的利益已经与和记绑在了一起,再也无法分割开来了。

    “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