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储粮(第2/3页)

    “定然守不住。”

    徐光启对这个门生的判断是相当认可的。

    孙元化在去年一直在京师和辽西之间奔走,孙承宗去职之后做了一些安排,袁崇焕奏请孙元化帮忙铸炮和设计防务,宁远城头的十一门火炮全是孙元化主持铸造的。

    不仅是宁远,孙元化原本是打算在锦州一带全部铸炮防御的,包括一些军堡也要放上大炮。只是钱粮不措手,速度太慢,还没有把整体防御做好建虏就打过来了。

    这叫孙元化有些郁闷,他是一个完全的技术官员,按他的设想,要守住辽西也不难,保留少量的精锐骑兵用来切断敌粮道和做骚扰,把大量的车炮营和步兵营的军费用来铸炮,一个军堡放上几门重炮,根本就不可能被攻破。几万人强攻一个几百人守的军堡,可能要付出过千人死伤的代价,值得吗?

    锦州到宁远,有松山塔山杏山诸堡,沿大凌河小凌河各堡加上松杏各堡全部放上重炮,看建虏还怎么打?

    然后就是以废弃的广宁为核心,重建西平堡等各堡防线,把战线牢牢的稳在河防上,建虏不要说打过来,想过河都是相当的困难!

    这个设想,在军事上是没有问题的,但一直到明亡,大明都没有财力物力和决心实施这个方案,明朝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力量做什么真正宏伟的规划了,只能是添油,损失一点添一点。唯一有雄心所为的就是在崇祯年间重修大凌河堡,结果城堡刚修好就面临皇太极大军围困,张春所部两万余人一战荡平,大凌河堡里数万精锐被全歼,祖家军损失惨重,祖大寿投降,杀何可纲,辽镇最后一点血气也荡然无存了。

    “觉华没有炮。”孙元化有些生气的摇头,说道:“关门上火炮不少,我早就说要移几门去觉华,就算是宁远,也没有必要留十一门火炮,有六门就足够了。这是重炮,打放时天崩地裂,足可打乱任何队列,攻城无队,还怎么攻?袁大人虽然有担当,但过于谨慎了,十几门炮全留在宁远,高第更是糊涂蛋,觉华一丢,我看他们怎么交代。”

    徐光启并没有幸灾乐祸的感觉,相反他感觉很痛苦。

    这些年来,敌人一直出招,大明也在努力应对,但总是棋差一着。

    这一次如果能守住觉华,虽然丢了辽西不少地方和物资,但仍然可以说是一次平手。努儿哈赤兴师远来,并没有得到太多值得一说的战果。

    但如果丢了觉华,就算宁远不失,甚至真的打死打伤不少八旗兵,大明仍然是败了,而且败的相当的惨。

    最少几个月的补给军需全部丢失,那可都是百姓的血汗哪。

    “袁元素说一炮轰击糜烂十里,有大酋被炮轰伤,是否可能?”

    “绝无可能。”孙元化道:“此前朝廷问我,我就说有可能,不能确认。其实是绝无可能。那是泰西那边的海战重炮,我大明重铸后工艺还有所提高,就算这样,其有效射程也就是三里左右,超过这个距离就完全没有威力了。一炮糜烂十余里,那怎么可能呢。”

    徐光启有些失望的道:“那看来是袁元素故意夸大,挫敌锐气,涨我方士气了。”

    “应该是。”孙元化点头道:“也可能是将门想要多些战功,所以袁大人不得已而为之。”

    孙元化又道:“老师弄这些粮食做什么?”这时徐光启等人转到一个侧院,有正堂和厢房五六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