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阁争(第2/3页)

    几个阁臣当然也不会说话,站在御座之下,对面相视。

    顾首辅可能在想着晚餐,这位老大人是有名的美食家,和宫中的一些太监都相与的不错,经常一起探讨美食,客老太的家膳菜谱,居说有顾首辅的一份功劳在。

    另外几个,可能想着宴客,美酒,或是刚纳的小妾,只要把自己的份内事按规矩做好,谁愿操劳太多?

    想太多,做的太多,容易衰老啊……

    整个殿阁里寂寂无声,天启内心有些不满,他是见过优秀的首辅来着,当年的方从哲就是明显的一个,估计在入宫之前,方从哲就会通盘考虑,然后在面君时拿出一整套的方案来。不管皇帝是否接受,这才是一个称职的首辅应该做的。

    眼前的这些大臣,倒不似东林党人那样没事喜欢找麻烦,大言欺君,但似乎也太因循被动了一些。

    天启淡淡的道:“着人查一下,故大学士张四维的谥号封赠。”

    这事倒真的不必派人,连顾秉谦都记得,当下道:“追赠银青光禄大夫,柱国,赠太师,谥号文毅。”

    “文毅?”天启知道张四维是突然暴疾而死的,这个谥号似乎有一些伤其骤然暴死的感觉。

    皇帝问道:“还有谁谥号为文毅的?”

    “故成化年间大学士商辂谥文毅。”

    “哦,朕知道了。”

    看来张四维的这个谥号是美谥了,当然比文正差一些,身为大学士,谥文是必然之事,和后人想象的不同,单谥为文并不算太好,文桢和后来改称的文正才是文臣美谥第一,也是大明会典里明确规定下来的谥号序列。

    文臣以文正为第一,其次为文贞,然后成、忠、献、瑞、毅、定、简、肃、宪、庄、敬各谥不一定,总体来说是根据各大臣为官的经历和人格品性来决定,并没有一定之规。

    谥为文正的,在大明也并不多,赫赫有名的方孝孺是其中一个,还有的就是李东阳等著名的文臣也是谥文正,此谥非寻常臣子可得,著名的新建伯王阳明,心学的创始人,不管是当官还是学术成就都是顶尖,谥号也就是文成而已。

    张四维谥文毅,以其成就来说就算是美谥了,何况还有赠太师,更是文臣顶峰,无可超越。

    除非是封爵,而文臣除了开国的那几位之外就只有以军功封爵,成化年间尚有文官以总督立战功封爵,然后就只有一个妖孽般的王阳明,以擒拿宁王之功封伯。

    天启又陷入沉思之中,诸位阁臣都没有明白眼前这位皇帝陛下的心意,追不上皇帝的心理当然也不可能随意发言。

    这样的沉默其实有些尴尬,如果不是皇帝没有明确的表示,顾秉谦理应带着众阁臣行礼退出了。

    “对张四维追谥为忠肃,加金紫光禄大夫,特进,上柱国,赐牌匾,由地方官由大同一路护送至蒲州。”

    天启面无表情的吩咐着,旁边的魏忠贤却是眼睛一亮。

    这果然是神来一笔,虽然未必有多管用,但最少也是朝廷在主动出招,比起之前的完全没有办法,好歹也是在释放一种信号。

    朝廷知道张瀚的强势和实力了,也明白现在并没有好的办法来对付和记,甚至不敢撕破脸皮。不然的话,在草原上打林丹汗的几十万和记团练,转过头来攻击大明的九边,那到时候乐子可就大了。

    就算宣大加蓟镇,还有榆林,甘肃,宁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