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行程(第2/3页)

    十六斤,阿哥十二斤,一等总兵官十二斤,二等总兵官十斤,三等总兵官十斤,副将八斤,参将六斤,游击五斤,备御四斤,千总二斤,堡主半斤。”

    所谓堡主就是沿着各条河和辽镇旧边墙驻守的那些军堡,以前明军驻守时最少五六百斤,盐菜银子一年就得上千两,现在八旗只派了多则几十人,少则十余人的守兵驻守,堡主就是负责人,权力和官职很小,但职责不轻,所以也被分了牛肉,半斤牛肉不多,但牛肉很难得,因为一年到头也不会杀几次牛,这一次估计是追回来的牛里有不少受了伤的,很难养好,养好了也不能在农田做活了,所以就索性杀掉。

    对自己的二十斤牛肉皇太极不在意,他对阿敦道:“回来的尖哨有带伤的,把我的牛肉分给他们,煮了叫他们吃。”

    “嗯,这事奴才去办。”

    皇太极这样表示,阿敏并没有什么跟随的意义,各人行事的风格不同,好在大家都习惯了。

    阿敦接着道:“初八日启程,赶到虎皮驿见桑图贝勒,预计十五日晚住沙河堡,十七日,住赫济格。二十四日,到都喀阿啦。二十七日,到抚顺。二十九日,到奉集堡。”

    阿敦摊了下手,说道:“二十九日后的行程,暂时还没有定下来。”

    这个年代当然没有什么真正的行程纪要,也不可能一两天功夫不差的把阿敦说的这个行程走完,但大致都是差不多的。

    努儿哈赤相当的勤勉和努力,每个成功的人都有这样的特质。

    公平的说,虽然有父祖余荫和李成梁的扶持,但女真人折腾了几百年也没有出现一个统一各部的人物,在此之前肯定也有相当多的机会,时机和运气缺一不可,比如努儿哈赤再努力,在成化年间也不可能获得成功,当时的大明边军有极强的战斗力,国家财政充裕,官吏士绅有进取心,努儿哈赤越肯折腾就死的越快。但就算是万历年间,也一样有相当多的具有雄才大略而后又失败的,比如杨应龙,比如哱拜,努儿哈赤应运而生,但自己也有足够的智谋胆略和勇气,也擅于隐忍和寻找时机。他的成功有时势的原因,当然也有自身的努力。

    从阿敦说的安排来看,努儿哈赤是要沿辽中到抚顺关和关外一线巡视,此前他已经从清河堡到暧阳堡一线再抵赫图阿拉,再到牛毛寨和苏子河一带巡视,从正月到广宁,辽西的宁远一线,再返回辽阳,再到赫图阿拉,底下还要走千里长途,一个年近七十,身上有旧伤暗矢和病痛在身的老年人,仍然如青年人那样长途跋涉,并且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巡视各地,接见官员和蒙古贝勒,谈话,饮宴,射猎,赐给各人各种各样的赐物,不管是谈话还是赐物,或是赐宴都需要审慎的考虑,努儿哈赤的一言一行都无比谨慎,包括对八旗和整个后金国治下的各种事物的处断都是一样。

    比如这一次要会见的桑图贝勒,估计是因为消息不通,整个辽阳一带的贝勒台吉们都心中不安,在辽阳和沈阳都有蒙古的贝勒台吉居住,都是这几年迁居过来的,努儿哈赤对他们相当的厚待,用老奴的话来说,这些人不能拿那些投降的人相比,投降的人是被迫而降,而这些人是主动来归,所以要更加的厚待,后金一方一直在极力拉拢这些蒙古人,希望用他们的影响力来左右更多的人,使后金在蒙古的存在感更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