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对阵(第2/3页)

    。

    火炮的炮口吐出火舌,并且顺风刮过来浓密的烟雾,好象战场上很大一块范围突然起了雾一样,这时骑兵们看到火炮再次迸发出火光,又是炸雷一样的巨大声响,然后所有人都魂飞魄散,大量的牧民直接趴在了马背上,缩小自己身体的面积,好象这样就能安全很多一样,但明显这样是徒劳的,人们看到一颗炮弹打在了马身上,一匹战马被瞬间打的粉身碎骨,当然连马背上的骑士也飞向了半空,接着炮弹剧烈的旋转着,带走更多的人命。

    两轮八颗炮弹在厚实的骑队中打开了血淋淋的多条通道,连塔什海这样在中间偏后的领军贵族也开始觉得不安全了,他的护兵们面色惨白,战战兢兢的护卫着这个大人物,但所有人都明白,要是炮弹轰过来了,任何防护都毫无意义,所有被炮弹直接命中的人瞬间就成为一滩血肉模糊的异物,这样还好,如果是被打飞了身体上的某个器官,比如胳膊,大腿,造成强烈的痛苦而一时不得死,死亡又是注定的结局,那反而比被直接轰成一团烂肉要惨多了。

    这样的场面对察哈尔人来说还是相当的陌生,明军有火器,但辽镇明军最多用突火箭和三眼铳,他们的火器粗陋又没有威力,突袭捣巢的李府家丁还是喜欢强弓硬槊,硬桥硬马的狠、干,察哈尔人最多的记忆也就是此前与和记的交战,但他们怎么会明白,和记为了不叫察哈尔人过于惊慌而处处留手呢。

    塔什海在薄雾中低头向前,此时他已经后悔打过再投降的决定了,可是事已至此,以他的身份总不能在阵前高呼投降,那样还不如死了算了,一辈子被人嘲笑和鄙夷并不是好事,有的人可以接受,只要能活下去,而有的人就接受不了。

    四周奔跑的牧民很多,少量的甲兵都汇集在塔什海和跟着出战的小台吉们的身边,一个大部落有几十个台吉也不是稀奇的事,如果看看第一手的史料,一次会盟来上几十个台吉太轻松了,塔什海四周的甲兵努力的把人群分开,等稀薄的烟雾散开,塔什海发觉四周奔跑的牧民不少,而且几乎人人面带惊慌。

    这种情况叫塔什海感觉不妙,才两轮火炮已经把刚刚牧民们被如山似海骑兵群鼓动起来的士气打的差不多了,这就是没有训练过的民兵与正经军人的区别,正经的军人可以在绝境中求生,而民兵则在顺境可以打的很象样子,在逆境中则很容易崩盘。

    还好队伍中有一些甲兵,他们发出怪叫,已经冲到方阵北侧东角,他们控制着马匹在空心方阵侧前斜跑而过,并且很快跑到百步之内,这个距离他们不再担心被火炮轰击,因为太近了,很容易误伤到自己人。

    这时塔什海才能仔细观察方阵北侧也就是左翼的情形,穿着厚重铁甲的战兵小队在阵前摆开,遏制蒙古骑兵逼迫的更近,他们多半半蹲在地上,斜举着盾牌是第一列,后面也是一样半蹲着的铁甲兵,斜举着长枪和镗把,在这样厚实的铁甲和严密的队列防御下,小股游骑想过去占便宜也是很难。

    在铁甲战兵身后是大片的厚实的阵列,穿着灰色军袍外罩绵甲或锁甲的长枪手在正中,长枪如灌木一般密集,长枪阵列十分密集和厚实,如林的长枪两侧是穿着一样铠甲和装束,手中持着上了刺刀火铳的火铳手,一样密集的白刃闪着寒光,铳口斜举,给人相当强烈的威胁感。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