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高举(第2/3页)

    要,和传国玉玺是没有任何关联的。

    张瀚只是做了一个极为简单的动作,他把玉玺给举了起来。

    就象是一锅沸油之中被淋了一勺子水,整个油锅都炸响了!

    人们轰动了,所有人脸上都是兴奋之极的表情,一些二十左右的青年将士甚至在原地跳了起来!

    传国玉玺落入和记还有张瀚之手,这其中重要的意义就不必多说了,在场的人哪怕是不愿读写字的陕北过来的新兵,也都在眼中流露出掩不住的兴奋之意。

    人们欢呼,也有人在大声议论,交头结耳,有些话毕竟还是不好明说的,但所有人都知道这玉玺包含的意义。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冷静的,和记现在大胜之余确实士气高昂,但也远没有到因为一块玉玺就能宣布向大明用兵的地步。

    狂热的情绪是一时的,要把这种情绪坚定下来,逐渐发展成一种信念,再营造出一种战略上的绝对优势。

    很多军官不停的看向高台,看到张瀚将玉玺收起来之后并没有特别的表示时,一个炮兵军官松了口气,由衷的道:“大人就是大人,真的是令人折服。”

    另一个军官道:“得意而不忘形,这一份自制的本事,常人就不能及也。”

    “但总会有那么一天的。”一个龙骑兵军官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理,现在的和记蒸蒸日上,大家已经坚信不疑,迟早会有和大明动手的一天了。

    待玉玺收起后,张瀚再次面对跪伏的林丹汗,沉声道:“该犯已经知罪,先行拿下,然后再行发落!”

    在这样的场合是不必要宣称林丹汗的罪行的,太长,没有必要。在此前的讨伐檄文上张瀚已经把林丹汗的罪过好好的数落过一通了。

    现在要做的就是最后一步,拿下这个已经被俘虏,并且宣布知罪的犯人,把这一件事做一个完美的句号。

    林丹汗自己会明白,在场的贵族们也会明白,和记不会杀掉这个人,和此前的那些大汗台吉们一样,青城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城池小而坚固,没有多少蒙古人住在里头,大量的军司人员和驻军在,林丹汗会得到一个不错的宅邸,可能是某个小型的寺庙改制的,有院落,天井,楼房,还有小花园,或许还有个小池塘,要看蒙古人需不需要,但不会有马厩了,这个曾经的大汗会被软禁在宅邸里头,除非和记有事要叫他出面,否则的话一直到林丹汗死后人们才会再次听到他的消息,在此之前,会有很多人都一样,火落赤,额麟臣,包括炒花在内,这些故往的风云人物都是一样的下场,在和记征服的过程中他们一一落网,最后如被养在笼中的鸟儿一样,偶尔有一两声叫唤,也就仅此而已了。

    林丹汗被押下去,更多的俘虏如羊群般的被引导向那些俘虏的营区去了。

    如果是万历皇帝的午门献俘礼,会有官员请旨曰:人犯合该押往市曹行刑,请旨。

    然后万历皇帝曰:拿去。

    左右官员一并重复,一直到三百六十名大汉将军一起高呼拿去。

    其声震天动地,午门一带的过万官吏将士都会听的相当真切。

    京城居民,也都听的相当清楚。

    午门献捷是大礼,有明一代多次在午门献俘,但只有万历皇帝四次亲临午门主持献俘礼。

    当然都是在万历中期之前,中期之后万历皇帝连外朝门都很少出去,更不要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