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完人(第2/3页)

    操练成了天雄军一样,现在他已经是执掌军务的文臣,国朝传统是以文驭武。卢象升对时局的看法相当准确,他认为因为财赋不足,朝廷对军队的控制会越来越弱,文臣只有自己手中有靠的住的武力才谈的上节制诸将,否则只有几个幕僚和百多亲兵,在嘉靖万历年间也未必镇的住李如松那样的悍将,在现在的这种局面下,一旦与和记打起来,必定是兵祸连结地方残破,各种野心家都会冒头,应该早做准备,由各处的文官着手充实自己的督标营和抚标营,各兵备道也应多练强兵,由文臣执掌,在忠诚上更应靠的住。

    这一番说词卢象升只是泛泛一提,并没有在君前奏对时详细说出来。

    他还有很多顾虑,朝廷在军务上自有考量,非他这个刚上任的兵备道可以尽述。而且宣大到蓟镇辽西,将门势力相当庞大。皇帝调任多家将门的总兵副将,以京营将领替换,相信已经使各地的将门大为不满,虽然他们不会起兵造反,但如果卢象升在奏对时公然再提削弱将权,提升文官的地位,相信还是会带来相当严重的后果。

    在这种节骨眼上,卢象升不欲再给皇帝惹出更多的麻烦来了。

    卢象升是一个相当识大体,知大局的人。

    一生最固执的时候就是节制勤王兵马对女真的时候了,事涉民族大义,且麾下有诸多将领和战兵,如果奋力一战,以女真少量的战兵未必就没有机会。

    可惜高起潜这个阉人掣肘,诸将也无战意,最终随卢象升参战的还是他自己的嫡系部下。从那一战也能看的出,卢象升考虑的事情并没有错处,可惜朝廷对他的支持实在是太小了。

    众人沉默不语时,有个健仆骑马自雨幕中急驰而来,到了茶摊前眼睛一亮,翻身下马,大声道:“大人,洪军门派人送了急信到会馆,那边的人到处在找大人,还是赶紧回去吧。”

    “你可真是莽撞。”卢象升皱一皱眉,沉声道:“遇到什么事都不要慌乱,要心有静气。”

    “是,大人。”健仆躬了下身,说道:“还有户部的王老爷也在会馆等着。”

    这倒是真的耽搁不得了,虽然卢象升还想谈下去,时间已经不允许了。

    今天到和记这边来,也是想实地看看这边商行的情形。适才卢象升已经进了商行内转了一圈,感受到和记商行在京城的财力,也怪不得河南山东等地的经济命脉已经被和所商行所掌控。实地来看一看,感受更深。

    至于和这几个说书先生的交谈,偶发兴致,倒并不是有意为之,但也所得很多。

    卢象升对一群说书先生点了点头,微笑道:“没有什么大了不的,就是闲谈,诸位无需想太多。”

    说罢自己便站起身来,另外有仆人牵马过来,卢象升翻身上马,动作相当的矫捷熟练。

    身为正经的读书人,卢象升从童生到秀才再到举人,进士,一路连捷,二十来岁就中了进士。如果好好打磨一下文字,进一甲要看运气,二甲靠前的位置还是可以争一争。不过其虽然二甲偏后,成绩也是相当的了不起,顺利留京为京官,只是未入翰林,终身无望内阁而已。

    仕途极顺,科名极顺,却无法掩盖卢象升出色的武人气息。

    自幼而生时卢象升体形瘦弱,却臂有大骨,从小就力气极大,长成之后习武强身,却不经意间练成一身高明的武艺,
    (本章未完,请翻页)